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反应工程”相关记录6391条 . 查询时间(1.734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建立电催化环境下铜基催化剂结构重构模拟新方法(图)
催化 环境 结构
2025/4/24
金属铜因具有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多碳产物的特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的产物选择性、铜基催化剂稳定性及能源效率等问题是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核心瓶颈。实验结果表明,铜基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条件下易发生变化,影响其催化机理和反应活性。因此,深入解析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特性,并研究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对催化剂理性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

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电合成多碳产物研究获进展(图)
合成 催化剂 活性
2025/4/17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被视为实现高质量“碳循环”的关键路径。其中,将CO2高效转化为含两个碳原子以上(C2+)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经济价值。然而,现有Cu基催化剂面临高电流密度下传质受限导致活性下降以及催化层电解液“水淹效应”导致活性位点稳定性骤降两个难题。如何突破活性与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领域的瓶颈。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构建出氮化碳负载铜原子簇催化剂(图)
原子 催化剂 金属
2025/4/17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基于少原子团簇催化剂精准可控的结构与金属聚集效应等优势,通过原子级活性位点的设计与多原子协同作用的调控,构建出氮化碳负载铜原子簇催化剂(Cu3/CN)。这一催化剂在苯选择氧化制苯酚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科学家发现线粒体应激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线粒体遇见”mtMET新模式(图)
细胞 蛋白 反应
2025/4/13
2025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团队与广州医科大学应仲富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hibits pluripotency acquisition and mesenchymal-to-epithelial transition in somati...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被内源性配体LTD4激活的结构基础(图)
结构 蛋白 反应
2025/4/1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尹万超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蒋轶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揭示了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与内源性配体LTD4的特异性结合模式,并在分子层面阐述了受体激活机制,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结构基础,有望推动靶向CysLT2R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中国科学院研究开发出合成氨的高效氰胺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图)
合成 金属 催化剂
2025/4/12
金属氰胺化合物是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体系。相比于O2−无机阴离子,准线型[NCN]2−作为有机阴离子功能基元,增加了金属氰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空旷度;长链结构的[NCN]2−能够调控金属位点电子离域性和配位环境。因此,金属氰胺化合物的这一特定结构可能出现氧化物中未观察到的独特电化学性质。这一特点可激发新的研究方向,并可为未来的电催化系统开发性能优越的新型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