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遗传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遗传学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4.343 秒)
2018年5月2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mapping reveals that deoxyuridine is enriched in the human centromeric DNA”的研究论文,解析了人类基因组上脱氧尿嘧啶的图谱,发现该修饰在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高度富集。基因组DNA中...
西安交大生命学院杨铁林教授课题组以骨质疏松症疾病为切入点,揭开了基因组“暗物质”非编码区1p36.12基因座的调控秘密: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和三维基因组的系统生物学分析,确立了1p36.12区潜在关键功能性调控变异——SNP-rs6426749。结合数据和功能实验,研究发现,该SNP位于一个增强子上,rs6426749-G碱基通过结合转录因子TFAP2A,激活增强子活性,进而通过染色质成...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药物所谢欣研究员、胡有洪研究员等合作发现GPR52的小分子拮抗剂对神经退行性病变亨廷顿病的潜在治疗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靶向Gpr52可降低突变型HTT水平并拯救亨廷顿舞蹈病相关表型》(Targeting Gpr52 lowersmutant HTT levels and rescues Huntington’s disease-associa...
来自云南省科学技术院的消息,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生物样本库将在舜喜再生医学云南省干细胞库开建。云南有26个民族,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的地域差异,以及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形成了民族的多样性。在各少数民族中,最为难得的遗传隔离群,是研究人类群体遗传、医学遗传和生物特性的珍贵资源。建立少数民族样本库,采集多民族的生物样本进行制备和储...
2018年1月20日,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宣布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成立。金力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生物系78级系友赵国屏,复旦大学原生物系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苏步青先生之子苏德明,以及首批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执行院长林鑫华共同为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7年末,在生物探索组织的年度评选活动中,经过为期3周数万人参与的网站和微信公开评选,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院士因推动中国遗传咨询职业化和标准化的建立,以最高票数入选2017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年度人物。入选的其他九人为施一公、乔杰、汪建、张锋、卢煜明、俞德超、杨璐菡、陈子江、顾臻。2017年,贺林院士在遗传学界最大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第67届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年会...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超副教授带队赴美国奥兰多参加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ASHG)和世界精神遗传大会(World Congress of Psychiatric Genetics,WCPG)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并获得包括Charles J. Epstein Trainee Award 奖、北美华人遗传学会会议报告奖、世界精神遗传...
2017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PGG.Population: a database for understanding genom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ancestry of human populations为题,在线发表在《核酸研究》上。该研究分析了涵盖全球范围107个国家的356个人类族...
2013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已经开展了田园洞人的线粒体和21号染色体的相关研究。当时发现,相比于现代欧洲人,田园洞人与现代亚洲人的遗传关系更近,应该是古东亚人群的代表。但是,2014年新的研究证据显示,现代欧洲人混入了更为古老的遗传成分,而这会使得现代欧洲人在遗传上远离其他人群。因此,科学家无法确定,之前的证据是否依然支持田园洞人是古东亚人。现在,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通过最新古DNA...
2017年4月2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与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团队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成果是该团队围绕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机制开展的系列研究最新进展。在全球范围,人类生育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不孕不育率超过10%,预计有2000多万夫妻承受着不孕不育的痛苦。现代的辅助生殖技术帮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成功获得健康的后代,但即使经最先进的...
2016年10月2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一类新型长非编码RNA,其或与小胖威利综合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基因组“暗物质”的非编码序列,包括基因间非编码序列、内含子非编码序列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曾因用处不明而一度被视为人体...
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序列。即使是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组在发展分化过程中也会出现遗传物质上的后天差异。某些差异赋予个体在相貌身高上的差异,而其它变异却可能决定人们是否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关于个体基因组变异的知识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关于潜在健康风险,是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第一步。近几年以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对人类基因组的知识,较以前迅速提高,但仍然不够全面。例如,...
长寿老人(特别是百岁老人)往往能逃脱或延缓常见衰老相关疾病的困扰,其后代发生老年疾病的概率也要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因此,健康长寿老人及其后代往往被视作健康衰老的理想模型,基于该模型深入解析其健康长寿的遗传机理,将可能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干预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机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