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生态与水环境”相关记录254条 . 查询时间(2.105 秒)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侯宏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论文“Water wisteria genome reveal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heterophylly regulation in amphibious plants”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Cell & Environment第47卷第12期以外封面论文(Outside Fro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承担《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长三角 长江水系 生态廊道
2024/11/1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图)
河流 水电 水生 植物
2024/11/9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能源需求日渐增加。目前水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5%,且5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由水电提供。据估计,目前全球正在运行或者建设的水电站超过了8万座。在能源需求持续上升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电站可能会在亚洲、非洲和南美将进一步大规模开发。虽然水电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但其可持续性一直饱受争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电开发改变了自然生境结构和环境节律,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其影响在河流...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赴深圳开展专题调研(图)
环保机械 深圳 专题调研
2024/10/25
全国生态日|宝天曼爱水一课堂持续进行中(图)
全国生态日 宝天曼 爱水一课堂
2024/8/30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径流汞排放研究获新进展(图)
水生生态 河流 有机碳
2024/9/16
汞是一种具有持久性和高毒性的全球污染物,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可进入冰冻圈。青藏高原大部分冰川正在快速退缩,封存于冰内的汞会随着冰川融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然而,目前关于冰川径流中汞排放的研究较少,冰川消融过程中汞的输出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苏打盐碱稻田离子径流排放源头控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离子 生态系统 水环境 水生态
2024/8/12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具有高盐分、高碱度和高氟等区域特征。暴雨径流和人工排水会将稻田中可溶性盐离子(主要是钠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和氟离子输出至下游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中,对水环境和水生态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揭示生长季苏打盐碱稻田离子的输出特征,阐明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下特征离子的径流排放机制,对于苏打盐碱稻田面源污染源头控制、促进区域水生态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利用海洋厌氧氨氧化菌去除高盐度水中氮污染获得新进(图)
氮污染 水环境
2024/7/22
2024年7月19日,国际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团队在高盐度水中氮污染去除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nitrogen-rich saline wastewater by marine anammox bacteria: Based on d...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太阳能驱动含盐废水净化领域取得进展(图)
太阳能 蒸发器 水环境
2024/8/13
含盐废水的深度处理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一大挑战。现有技术通常难以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或能耗较多。太阳能水蒸发(SWE)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海水淡化/废水净化方法,利用太阳辐射为水蒸发提供动力,可实现高浓度含盐废水的彻底净化。水凝胶蒸发器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蒸发速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单一策略设计的蒸发器,其蒸发速率和去污性能有限,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收支估算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图)
气体 估算 水环境 污染
2024/8/13
人工湿地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对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主要依赖于这些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其不可避免地会释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往往被认定为碳的排放源。但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人工湿地也具有不容忽视的碳储存能力,是潜在的碳汇。然而,目前关于人工湿地碳源/汇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对其碳储量的研究极为薄弱,判定...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恒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空气储能 能源 水环境
2024/9/21
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EA)报道,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7.3GW,累计超过50GW。据中国风能协会(CWEA)报道,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37.7GW,位居全球第一。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为了提高供能稳定性,海上储能需求急剧增加,需要发展经济、适用、可靠的海上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