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菌学”相关记录462条 . 查询时间(1.56 秒)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亚热带典型小流域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和群落构建机制取得进展(图)
群落 真菌 细菌
2025/2/19
稻田周丛生物是生长于稻田土壤表面的微生物聚集体,主要由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在氮磷养分循环过程,特别是在面源污染中起重要作用。明确稻田周丛生物中微生物来源及群落构建过程,可以为调控稻田周丛生物的生长,从而服务于稻田面源污染防控和固碳减排。本研究采集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范围内的水稻田土壤、田面水和周丛生物样本,利用扩增子测序、SourceTracker和iCAMP分析了土壤和田面水微生物对...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PNAS发文揭示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图)
细菌 结构 资源
2025/2/1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高贝乐研究员团队联合耶鲁大学医学院Jun Liu团队,揭示了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丰富了对定子-转子相互作用复杂性的理解。相关成果以“Tetrameric PilZ protein stabilizes stator ring in complex flagellar motor and is required for motilit...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图)
细菌免疫 中国药科大学 感染
2025/1/3
无论是人类还是细菌,生命过程中都会面临病毒的威胁。你知道吗?细菌虽然比人类简单,却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统”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3日,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肖易倍教授,药理系陈美容副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陆美玲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在Science杂志上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nti...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在蓝细菌生物钟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细菌 细胞 代谢
2024/12/22
生物有机体为适应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形成了一种内在节律性的生命活动,即生物钟(Circadian Clock)。生物凭借生物钟可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自身生理活动以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生物钟对细胞基因表达、信号转导以及细胞新陈代谢等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调控意义。

普遍观点认为,宿主的运动会加速病毒的传播。但也有生态学研究表明,宿主的运动对病毒传播起到抑制作用,北美帝王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观察显示,那些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帝王蝶相较于不迁徙的同类,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显著降低。基于这一现象,生态学家提出了“迁徙淘汰”假说,认为迁徙行为有助于淘汰掉病毒感染者从而维持群体健康。

中大微菌门(Sysuimicrobiota)—— 一个饱含敬意与荣耀的细菌新门类群(图)
细菌 细胞 基因
2024/12/16
微生物是地球上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生命形式。据推算,大约有1011-1012种微生物存在于地球的各个生物圈中。长久以来,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基于平板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菌株,利用传统培养法分离微生物至今的上百年,成千上万种微生物得以分离,但截至目前,可培养微生物仅占总微生物的极少部分。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宏基因组和单细胞基因组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人员从环境中发...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揭示纤维小体转录调控的一种新方式(图)
纤维 细菌 蛋白
2024/12/20
纤维小体是由细菌分泌的一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多酶复合体,它们的表达受到底物偶联的调控,理解其调控机制对于产纤维小体菌株的改造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青岛能源所先进生物炼制与合成研究组在溶纤维假拟杆菌中发现了一种具有识别多种底物类型和调控纤维小体脚架蛋白功能的独特调控因子,扩展了纤维小体底物偶联转录调控的经典模型。该成果2024年11月7日发表于国际期刊Protein Science。
上海药物所1类抗生素新药SM-V-61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临床 细菌 糖肽抗生素
2024/11/9
据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期报告,细菌感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对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葡菌(Vancomycin-intermediate S. aureus, VISA)及完全耐药金葡菌(Vancomycin-re...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耐酶解纳米抗菌肽可抑制耐药细菌感染(图)
纳米 抗菌肽 细菌
2024/11/27
2024年11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活性肽与饲料创新团队基于精准模块设计策略研发出一种细菌响应性自组装抗菌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有机肥驱动线虫与有益细菌“联手”抑制番茄青枯病(图)
有机 细菌 机理
2024/12/15
2024年10月29日,沈其荣院士团队李荣课题组在生物有机肥调控土壤微食物网促进作物健康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Protorhabditis nematodes and pathogen-antagonistic bacteria interactively promote plant health》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icrobiome》。该研究深入解析了施用生物有机肥诱导的健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在高寒针叶林土壤微食物网驱动土壤多功能性研究中获新进展(图)
土壤 细菌 生态系统
2024/11/13
阐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BEF)是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然而,大量关于BE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营养级多样性和功能上,低估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影响。作为碎屑食物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土壤微食物网涵盖了不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类群(即土壤细菌、真菌和线虫),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多营养级的土壤微食物网及...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海洋生境细菌菌群调控线虫发育与寿命研究中获新进展(图)
细菌 生态系统 群落
2024/11/8
线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后生动物,海洋线虫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中数量最丰富的动物类群之一,生境细菌可为诸多自由生海洋线虫提供饮食营养。然而,生境细菌如何调控海洋线虫重要生命过程如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使用遗传背景清晰的以细菌为食的海洋线虫Litoditis marina自交纯系为研究材料,深入探究了生境细菌调控宿主线虫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机理及肠道菌群特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B...

根际细菌影响植物生长。这些细菌既受到根分泌物自下而上的控制,也受到捕食者自上而下的控制,尤其是原生生物。然而,原生生物-细菌-植物三角关系中相互联系的背后机制仍不清楚。

2024年10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易会广课题组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题为“Kssdtree:一个基于sketching技术的系统发育分析交互式Python包(Kssdtree: an interactive Python package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所在揭示三江源高寒草甸细菌真菌多样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关键影响因素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细菌 真菌 气候
2024/10/17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作为青藏高原水源涵养主体基质之一的高寒草甸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对该区域土壤微生物产生了显著影响。然而,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过程和关键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