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分子药理学”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4.582 秒)
2023年5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以“Evolution-guided multiomic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trengthening of bioactive flavone biosynthesis in medicinal pummelo”为题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揭示孤儿受体GPR119识别配体的分子机制(图)
孤儿受体 GPR119 识别配体 分子机制
2022/8/31



第二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日前揭晓。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西安医学院)1979级校友韩启德院士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特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分子药理学与心血管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及通过社会医学研究,为推动国家医药卫生体质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

近日,化学领域顶尖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友财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Enzymatic Intermolecular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ropolonic Sesquiterpenes...

国际权威期刊《免疫》(Immunity)于2019年8月27 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卓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恢复泛素编辑酶A20的酶活性,通过促进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C/EBP)的降解,抑制肺纤维化。
新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炎中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酒精 肝炎 肝衰竭 分子机制
2019/8/8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应用医学研究中心6日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发现了在酒精性肝炎患者身上导致肝功能衰竭的分子机制,这有助于开发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新药物。

科学家首次以一种特定分子作为目标,该分子作用于单一类型的神经元连接,从而调节大脑功能,恢复了大脑自我连接的能力。前不久,美国塔夫斯大学医学院与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共同发现,一种新的分子机制对于大脑功能的成熟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可用于恢复老年人大脑的可塑性。与之前研究不同的是,这是科学家首次以一种特定分子作为目标,该分子作用于单一类型的神经元连接,从而调节大脑功能,恢复了大脑自我连接的能力...

2018年5月10日,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客座教授顾丰在江宁校区图书馆6楼读者培训室作了题为“瑞典大学科研氛围与分子医学科研实例”的学术报告。顾丰教授曾在瑞典工作29年,在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担任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于2018年正式回国,担任我校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客座教授。学科研究方向是分子医学,主要研究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和肥胖症发病机制,开发早期诊断试剂盒以及新药等。

近日,我校华西口腔医学院2015级博士生赵雪峰为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在世界著名的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题为 “Expression of an active Gαsmutant in skeletal stem cells is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for fibrous dysplasia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的研究...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春晖计划)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侨联、英国陕西同乡会协办的“英国华人高级学者团陕西交流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站的学术交流会于7月15日在长安校区数字化大楼第五会议室举行。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傅莉、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富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富平、理学院副院长张秋禹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促进在英华人高级学者与陕西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陕西高校快速发展...

为了加深我校中药学专业师生们对分子生药学研究的理解,开拓中药学学科学术的视野和思路,促进中药学学科发展,应我校中药学院和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黄璐琦教授于6月4日来我校作题为“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研究生处处长宋少江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吴春福和校长毕开顺首先陪同黄璐琦院士参观了新校区,随后来到多功能文体馆参观了我校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科考十...
日前,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化学学院李越湘(“能源”类榜单)、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闵卫平(“医学”类榜单)、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阮榕生(“农业和生物科学”类榜单)教授入选。在2014、2015年度,李越湘、闵卫平和阮榕生三人亦入选该榜单。“2016年中国高被引...

通过2年多酝酿,2016年8月19日,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药理学会杜冠华理事长、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李学军主任委员和汪晖秘书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青年委员出席了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由48名青年委员组成,平均年龄34岁,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铁璐担任主任委员,来自苏州大学的金新春、南京中医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