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妇科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妇科学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2.317 秒)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上被广泛议论。该论文中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会患子宫肌瘤吗?该论文被指“过于离谱”。
2024年12月1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获悉,该院妇产科主任郑莹日前远程操控精锋国产单臂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借助精锋云远程手术系统,为身处拉萨的妇科患者顺利实施了单臂单孔机器人下全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标志着全球首例单臂单孔机器人远程手术完成。
近两个月以来,湖北武汉黄女士的小腹逐渐隆起,乍一看像怀孕六七个月的孕妇。受不了旁人异样眼光的黄女士到医院就诊才发现,原来是腹盆腔存在一个西瓜大小的巨大肿物。8月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Ⅰ科主任张燕教授牵头医院MDT团队密切协作,一举帮她“拆弹”成功。
近两个月来,黄女士(化姓)的小腹逐渐隆起,乍一看像怀孕六七个月的孕妇,受不了旁人异样眼光的黄女士到医院就诊才发现,原来是腹盆腔有一个西瓜大小的巨大肿物,8月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Ⅰ科主任张燕教授牵头医院MDT团队密切协作,一举帮她“拆弹”成功。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结合术后辅助治疗。第36届ISGE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妇科肿瘤学术会议期间,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晓军教授为大家深入解析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多种选择策略。从传统的化疗、放疗到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及靶向治疗,全面介绍了各种治疗手段的特点和适应证等,为我们描绘了...
2024年6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其群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题为:Artemisinins ameliorate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by mediating LONP1-CYP11A1 interaction(“青蒿素类衍生物可通过LONP1-CYP11A1互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论文。
“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非常清楚,患者从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到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再到宫颈癌,往往需要10年时间,这中间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可以阻止死亡发生。”近日,在第21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研究进展学术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表示,宫颈癌是目前最有可能通过综合防控措施达到公共卫生层面上消除的癌症。
在广州务工的张女士怀孕3个多月,却意外发现卵巢巨大包块,直接危及两条生命。紧急时刻,她和家人果断返回家乡湖北就医求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湖北省人民医院)妇Ⅰ科蒋艳萍教授带领团队,在行单孔腹腔镜微创术式下,为张女士顺利切除卵巢巨大包块,最终确保母胎平安。
2024年3月19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决定,授予33个项目为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团队牵头荣获4项奖项。其中,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团队项目荣获科技奖一等奖,公共卫生学院胡永华教授和人民医院王辉教授团队项目分别荣获科技奖二等奖,第六医院马宁副研究员团队项目荣获科普奖。向获奖团队表示热烈祝贺!
2023年4月13-14日,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四川省女性盆底质控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女性盆底专病联盟主办的“女性盆底重建手术全国菁英培训班”成功举办。
“当前,HPV疫苗的试点和惠民政策主要面向9至14岁的年轻女孩。虽然部分试点地区和一线城市的适龄女孩接种率较高,但全国范围内的接种率仍显著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90%目标。而对于超出这一年龄范围的成年女性来说,HPV疫苗的接种率相对较低。这需要进一步推动宫颈癌防控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宫颈癌预防、HPV疫苗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近日,在一场以“关注HPV疫苗防癌效果,加快消除宫颈癌”为...
记者2024年2月20日走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十院)获悉,两年前,山西姑娘小唐(化名)频繁遭遇剧烈腹痛,发作时仿佛身体被利器穿透,有时痛到忍不住要就地打滚。因为每次腹痛发作都在月经前后,家人带着她去当地医院妇科就诊,可超声等一系列检查显示并无异常。之后一段时间,她又在当地看了多位妇科专家的门诊,一一排除了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能引发经期腹痛的疾病。病因是什么,依然不明确。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教授刘继红团队与合作者,针对卵巢癌目前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肿瘤标志物的困境,基于常规体检中的实验室检验构建了卵巢癌诊断人工智能融合模型,为卵巢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获取,且高准确率的辅助诊断工具。相关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数字健康》。
2023年12月10日,太原市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授牌成立。太原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太原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参加并讲话,太原市委卫健工委委员、太原市卫健委副主任黄铁明宣读批复文件,会议邀请省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