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理学相关记录449条 . 查询时间(1.872 秒)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余周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 “Foraging for water by MIZ1-mediated antagonism between root gravitropism and hydrotropism”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解析了植物MIZ1-PIN调控模块可通过权衡根系向水性和向重力性生长来提高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对土壤水分的利用...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消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生物转录组与代谢组创新团队通过光质调控提高了紫杉醇前体在本氏烟草底盘中的合成效率。相关研究发表在《植物,细胞和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近日,我院郭岩教授团队在Plant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OS2 phosphorylates FREE1 to regulate multi-vesicular body trafficking and vacuolar dynamics under salt str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盐胁迫会抑制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与液泡的融合,引起拟南...
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有三种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不同于C3植物,C4植物具有独特的叶片解剖学特征和光合作用机制,能够高效利用CO2使其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等显著优势。因此,C4植物与C3植物在资源权衡策略(trade-off)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权衡策略可以体现在叶片经济学谱(leaf economics spectrum)上,即一端是具备“快速投资-收益”...
CBF/DREB1依赖的低温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冷驯化过程(cold acclimation)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BF/DREB1是AP2类型的转录因子,能够直接结合下游冷响应基因的启动子并调控其表达,从而在低温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Shi et al., Trends Plant Sci, 2018; Song et al, J Integr Plant Biol, 2021)。近日,我院施...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以56种热带海岸带典型植物物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测定和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热带人工苗圃与热带珊瑚岛两种生境下植物结构与生理性状的差异(图1)。研究发现,与资源充足、生境良好的苗圃植物相比,热带珊瑚岛植物采取了资源保守型策略,降低生长并显著增强了抗逆性,优先分配有限的资源用于构建坚韧的叶片、提升抗氧化能力,以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图2)。同时,叶...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旱寒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李国婧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武生聃研究员、刘建全教授及浙江大学陈铭教授等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drought adaptation of the forage shrub Caragana korshinskii(Fabaceae)w...
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在调节植物防御反应和适应性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植物遭遇病虫侵害或其它逆境胁迫时,活性茉莉酸被受体COI1(CORONATINE-INSENSITIVE 1)识别,进而释放核心转录因子MYC2的转录活性。随后,MYC2与转录中介体亚基MED25形成功能复合物(MYC2-MED25 Functional Complex,MMC)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激活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表...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
2024年12月19日,我院杨丽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邓兴旺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NPR1 promotes blue light-induced plant photomorphogenesis by ubiquitinating and degrading PIF4》的研究论文。
近日,我所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新的低温胁迫响应功能基因模块,相关研究以“CsCIPK20 Improves Tea Plant Cold Tolerance by Modulating Ascorbic Acid Synthesis Through Attenuation of CsCSN5-CsVTC1 Interaction”为题发表在植物学经典期刊Plant,Cell&Environm...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在《植物生理生化(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6.1,Q1)联合发表了题为“Galactinol synthase gene 5(MdGolS5)enhances the cold resistance of apples by promoting 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刘默洋、杨鸣和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梁恒等在iMeta在线发表了题为“Polyploidy drives autophagy to participate in plant-specific functions”的文章。基于油茶、番茄、拟南芥等77个物种近万个样本的多组学数据,建立了植物功能演化方法,系统评估了植物自噬功能多样化(参与到叶绿体分裂、开花等生物过程)的演化规律,强调了多倍...
近日,我院杨忠仁教授团队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中国科学院分区的一区期刊《Food Chemistry:X》发表了题为“Metabolomics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que flavor substances of Alxa Allium mongolicum”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青年教师张东,杨忠仁教授和张凤兰教授为...
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种子寿命是决定能否长期储存的关键因素。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的泥碳层存活千年,并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然而,以往研究聚焦于生理结构和生化组分对莲子寿命的影响,但自然储藏状态下莲子保持生命力的内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