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一次能源”相关记录900条 . 查询时间(1.102 秒)
精细光伏运维 守护“绿电”澎湃
中国石油 光伏 大庆油田
2025/4/21
“无人机检查完毕,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完毕,准备起飞。”2025年4月15日一大早,大庆油田中油电能公司电力运维分公司运维一部巡视班无人机操作手李挺,来到星火水面光伏现场,开展设备巡视工作。
中东能源变局:光伏领跑绿色转型
能源 光伏 可再生能源
2025/4/21
中东地区除了是油气生产中心,还是太阳能发电的宝地。中东地区阳光充足,可大量生产清洁能源,因此该地区一些国家正在投资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到阿联酋和卡塔尔,中东能源的未来正变得越来越“绿”。
《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公布
中国石油 能源行业 指南
2025/4/17
日前,由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的《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布。《指南》围绕能源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明确了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立项重点方向和工作要求,旨在持续完善能源行业标准体系,以标准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户用光伏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石油 光伏 太阳能发电
2025/4/1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这一政策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BC阵营加速扩充?技术革新与市场突破的双重驱动
中国石油 光伏行业 太阳能
2025/4/17
2025年,光伏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节点。随着TOPCon技术逐渐面临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挑战,BC(背接触)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低衰减和优异的弱光表现,成为行业破局的新方向。从日本东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PV EXPO 2025)到中国济南展会,BC技术阵营迅速壮大,多家头部企业纷纷推出新品,标志着BC技术正从“小众”走向“主流”。

助力深层地热开发“取热不取水” (图)
地热开发 中国石化 导热水泥
2025/3/17
导热水泥基材料主要用于地热井固井作业,利用高效热传导粒子填充,在水泥石中形成导热通道,在井筒内可直接与地层接触,提升水泥石导热系数。与常规水泥石相比,导热水泥基材料具有导热系数高、热传导快的优点,能有效传递地层热量、提高井筒内流体换热效率,是实现“取热不取水”绿色环保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
2024年能源生产消费重要数据公布
能源 消费 数据
2025/3/18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披露2024年能源生产消费重要数据。
2024年欧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到转型目标的一半
欧盟 风力发电 中国石化
2025/3/10
欧洲风能协会近日表示,2024年欧盟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还不到实现转型目标计划的一半,仅为13吉瓦,而为了实现欧盟2030年能源转型目标,需要增加的装机容量为30吉瓦。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提出制备无机界面钝化层的新型可溶液法(图)
无机 界面 太阳能电池
2025/2/18
随着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超过20%。目前,高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均采用正置器件结构。与正置结构相对的倒置结构电池可使用高功函顶电极,与印刷工艺更兼容。同时,倒置结构电池避免使用吸湿性PEDOT:PSS,具有潜在的长期稳定性。尽管倒置有机太阳能电池具备上述优势,但它的光电转化效率仍落后于正置电池。因此,提升倒置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应用至关重要...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
商务部 太阳能 中国石化
2025/3/18
2014年1月20日,商务部发布2014年第4号公告,决定自当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反补贴税,税率为0%-2.1%,实施期限为5年。2020年1月19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2号公告,决定自2020年1月20日起,继续按照商务部2014年第4号公告公布的税率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5年。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层强化增产与利用综合评价技术”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持续领跑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图)
地热开发 中国石化 清洁供暖
2025/1/14
当前,中国石化持续领跑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地热供暖辐射11个省(直辖市)70余座城市,以“雄县模式”为引领,打造了10余座清洁供暖“无烟城”,惠及百万余户居民,累计建成清洁供暖(制冷)能力达1.2亿平方米,成为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企业,带动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创新引领浅层地热能学科发展
创新 地热能 中国石化
2025/1/10
浅层地热能在我国建筑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中具有显著优势。华北平原等地自然条件优越,浅层地热能开发潜力巨大。雄安新区作为地热优势城市,积极探索地热多元化开发和梯级利用方式,建设地热供暖区域并实现“地热+”清洁供热系统运营。未来,应持续探索浅层地热能地质学理论及方法,开展高效转化及应用研究,并深化地质环境影响研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新星公司地热供暖能力累计达1.2亿平方米
中国石化 地热 十四五
2025/1/13
截至目前,新星公司今年新增地热供暖能力2400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能力累计达1.2亿平方米,提前完成新星公司“十四五”地热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