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中子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子物理学相关记录85条 . 查询时间(2.621 秒)
2024年10月1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70kW并实现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70%。通过在快循环同步加速器新增两台高性能的磁合金加载腔,提升束流功率至170kW,是验证CSNS-II束流功率升级路线的关键一步。CSNS加速器团队在前期大量机器研究和模拟工作基础上,利用暑期检修前后的两个短期调试窗口,充分探索调束新思路和挖掘机器性能极限,成功将打靶束流功率提升到170...
2024年8月13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的雍高产研究员在核物质相结构与中子星“超子谜团”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核物质相结构的探测研究是当前国际大科学装置(如美国RHIC-STAR、德国FAIR、俄罗斯NICA、日本J-PARC以及我国HIAF等)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其对人们探索宇宙早期、晚期演化奥秘以及对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强相互作用的...
2024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自法国、芬兰、南非和英国等国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测量了β缓发质子核镧-120的激发态结构,在质子滴线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状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24年7月8日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
2024年3月4日,经过两周的紧张的束流调试,中国散裂中子源 (CSNS)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60kW并实现稳定供束运行,超过设计指标60%。本次功率提升,是加速器功率升级两步走方案中第一步的一部分,第一步小升级就是通过同步加速器的小改进,逐步提高束流功率到200kW。利用春节假期停机,东莞研究部李晓带领RCS高频团队研制的第二台磁合金加载腔完成在线安装并投入运行;同时新增了动量准直器。黄明阳带领加...
2023年2月15日,原子能院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及实验终端技术在多脉冲束流模式的引出、靶站和质子束的研究、中子斩波设计开发等技术领域均取得重大进展,对质子直线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质子、中子科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原子能院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重大实验设施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博教授与浙江大学药学院顾臻教授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itons)上发表题为“Localized Nuclear Reaction Breaks Boron Drug Capsules Loaded with Immune Adjuvan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在CCS Chemistry上发表题为“Gadolinium Neutron Capture Reaction-Induced Nucleodynamic Therapy Potentiate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DOI: 10.31635/ccschem.023.202202488)。
近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中子谱仪“龙睛一号”,顺利实现从太空中持续稳定传回在轨测量数据。所有探测器均探测到中子信号且数据正常,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掌握空间中子能量分布识别技术。
近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激光核物理实验中的中子探测器标定研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有效提升激光驱动中子源标定精度、建立中子探测器标定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AIP)旗下仪器仪表类国际权威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科学仪器评论》)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
2023年1月12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用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朱彦武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常压条件下通过化学电荷注入技术,将富勒烯C60分子晶体转变为聚合物晶体和长程有序多孔碳(LOP...
2022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成功出束,开始带束调试,标志着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的成功。
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研制出能产生拥有量子化轨道角动量的中子的装置,为下一代量子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全新途径,有望推进量子计算的发展,识别并解决基础物理学领域的新问题。
2022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恒星中子源反应13C(α,n)16O天体能区截面的直接测量工作,得到了该反应目前最精确的反应率数据。该研究澄清了此前国际实验数据间数倍的分歧,对于理解宇宙超铁元素的起源及丰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于2022年9月23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博士后郑俞在蒙特卡罗大规模加速模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ar Fusion上。
四中子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全新物质形态,相当于Z=0的物质,受到物理学界非常大的关注。2019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甫荣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多中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无芯伽莫夫壳模型计算”(Ab initio no-core Gamow shell-model calculations of m...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