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凝聚态物理学”相关记录1672条 . 查询时间(2.328 秒)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萜类合酶进化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合酶 进化 蛋白质 晶体
2024/11/29
萜烯合酶是一类典型的天然功能杂泛酶,其功能的多样性吸引了大量研究的关注。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改造萜烯合酶的功能杂泛性,以期创制出具有不同催化特性的酶。随着对萜烯合酶蛋白质晶体结构及催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通过萜类合酶改造来实现底物或产物谱的改变。然而,由于目前针对功能杂泛的萜烯合酶尚缺乏高效的高通量筛选手段,加之对酶催化机制的理解尚不够深入透彻,因此在获取高活性萜烯合酶及实现酶功能的定向创制方面,仍...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在催化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图)
人工智能 催化 金属
2024/11/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课题组利用人工智能(AI)在催化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通过可解释AI技术在实验数据中建立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与材料基本性质之间的控制方程,揭示了决定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本质因素,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解决了氧化物载体包覆金属催化剂的难题。11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Nature of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for Met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发现铬基笼目超导体(图)
超导体 金属 量子
2024/11/2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50003、12004337)等资助下,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曹光旱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研究员和周睿研究员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成功合成了新型铬基笼目晶格反铁磁体CsCr3Sb5,并利用高压抑制磁有序,实现超导电性。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探寻笼目晶格中的新颖量子态、理解非常规超导机理提供了崭新的研究平台。研究成果以“铬基笼目金属在压力下的超导电性(Superco...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在光催化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低温脱氟领域取得突破(图)
光催化 低温 分子
2024/11/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发展了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学品的低温还原脱氟分解的变革性新方法。该研究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KQGZ,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至60℃)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2024年11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Photocatalytic low-temperature defluorination of PFASs为题,发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压制备实现阴离子掺杂增强的负热膨胀效应(图)
高压 离子 电子 光学
2024/11/23
“热胀冷缩”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热学性质,热膨胀是机械、电子和光学等领域所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抗热冲击性能差等可造成材料与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失效。负热膨胀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其宏观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缩冷胀”,即负热膨胀(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效应。将具有NTE效应的材料与常规正膨胀材料按一定的方式与配比制成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在高重频强场太赫兹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激光 晶体 分析
2024/11/24
2024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高重频强场太赫兹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High-repetition-rate strong-field terahertz source by optical rectification in DSTMS crystal”为题发表于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表关于介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章
气体 固体 应用
2024/11/23
科学、工程和社会中的复杂系统是否有共性规律?有望解答这一问题的介科学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静海详细解读了介科学概念的产生、应用及发展路径,并对介科学在更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展望。11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A》(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海藻可食用生物降解膜研究方面获新进展(图)
薄膜 分子育种 塑料
2024/11/23
2024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在紫菜多糖可食用生物降解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JCR一区)发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Ta2Pd3Te5不对称边缘干涉器中的干涉约瑟夫森二极管效应(图)
量子 超导 器件
2024/11/14
半导体二极管因其非互易电荷输运性质(即单向导通性质)成为了现代电子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导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半导体二极管现象,称为超导二极管效应。其特征是一个方向的超导临界电流与相反方向的不同,因此可以表现出超导整流效应,其较大的优势就是近零(或极低)的功耗。自Nb/V/Ta超晶格超导体中观察到超导二极管效应以来,因该效应的器件不仅可以作为低温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还能反应最基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自旋空间群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图)
空间 理论 晶体
2024/11/2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274194、12188101、12134020、12374166、12325404、1227400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宋志达课题组,南方科技大学刘奇航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辰、杨健与中国人民大学刘正鑫课题组(以下简称物理所-人大课题组)三个研究团队,独立地开展了针对自旋空间群的理论研究,首次完成了对数万种自旋空间群(包括共线、共面,以及非共面自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力学所提出非晶态固体动态介尺度本构模型(图)
固体 模型 拓扑
2024/11/14
介尺度建模是实现固体从微观机制跨越到宏观变形的有效途径。但面向拓扑无序的非晶态固体时,如何实现该途径十分困难。近日,力学所团队基于微观物理机制,建立了非晶态固体动态变形的介尺度本构模型,实现了对非晶变形惯性的有效刻画,相关成果以“Inertia effect of deformation in amorphous solids: a dynamic mesoscale model”发表在Journ...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提出非晶态固体动态介尺度本构模型(图)
固体动态 模型 拓扑
2024/11/4
介尺度建模是实现固体从微观机制跨越到宏观变形的有效途径。但面向拓扑无序的非晶态固体时,如何实现该途径十分困难。2024年11月4日,力学所团队基于微观物理机制,建立了非晶态固体动态变形的介尺度本构模型,实现了对非晶变形惯性的有效刻画,相关成果以“Inertia effect of deformation in amorphous solids: a dynamic mesoscale model”...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等提出免于退极化效应的光学声子软化新理论(图)
半导体 光学 声子软化 理论
2024/11/1
通过晶体管持续小型化以提升集成度的摩尔定律已接近物理极限,但主要问题在于晶体管功耗难以等比例降低。有研究提出,进一步降低功耗有两种途径。一是寻找拥有比二氧化铪(HfO2)更高介电常数和更大带隙的新型高k氧化物介电材料;二是采用铁电/电介质栅堆叠的负电容晶体管,降低晶体管的工作电压和功耗。氧化物高k介电常数和铁电相变均源于光学声子软化。此前,科学家认为,只有当Born有效电荷足够强以使得长程库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