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2.083 秒)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研究人员在星际生命起源相关研究方面获得进展(图)
太阳系 化学演化 过程 观测
2024/9/18
在过去几十年中,卡西尼-惠更斯等深空探测任务以及射电天文研究极大增强了我们对太阳系化学演化过程的认识。迄今已经有超过300个星际分子(大部分是气相)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发现。其中金牛座冷分子云(TMC-1),以及富含富碳氢化合物的土卫六(Titan)大气环境被誉为是宏观尺度下的“分子工厂”。然而,这些分子在星际冷环境如何起源并累积到观测的丰度长久以来都没有定论。针对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实...
中国科大揭示太阳爆发的重构过程(图)
太阳 过程 演化
2024/6/16
中国科大日地空间物理研究团队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研究成果以“Complete replacement of magnetic flux in a flux rope during a coronal mass ejection”为题,于2023年5月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Astronomy》。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云南天文台在太阳暗条重构研究方面获进展
云南天文台 太阳暗条 太阳望远镜
2023/5/1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清晰地观测到一个太阳暗条被新浮现磁系统分裂并由磁重联导致暗条重新合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3月3日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该项工作由云南天文台薛志科青年研究员和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共同合作完成。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给出快速太阳风暴事件传播演化的一体化图像(图)
太阳风暴事件 传播演化 一体化图像
2022/10/11
太阳风暴(CME)是从太阳抛向行星际空间的大尺度磁化等离子体,具有很强的空间天气效应。快速CME及其激波到达地球附近时,可能引发强烈的地磁暴。因此,理解快速CME及其激波的三维结构、在日冕和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和演化过程对空间天气来说尤为重要。
太阳可能在100亿年后“死”去
太阳 行星状星云 死亡
2021/9/8
此前,天文学家认为太阳“死亡”后会变成行星状星云——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发光气泡。后来,有证据表明它“死”后的质量要比行星状星云大得多。2018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再次反转结论,认为太阳死亡后最有可能的形式还是行星状星云。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团队揭示小行星成形机制(图)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小行星 成形机制 太阳系
2020/10/22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简称“航院”)博士生程彬、教授宝音贺西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利用自旋加速导致风化层失稳的理论模型和颗粒仿真,结合最新的小行星探测数据,为“陀螺型”小天体的形成提出了有力的解释。小天体是从太阳系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剩余材料”,记录了太阳系早期的状态信息,可以为探寻行星的演化乃至生命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小天体形貌的演化过程存在丰富的动力学现象,近十年天文和航天的新...
在太阳系內禀偶极磁场行星中,水星的磁场最弱,其磁场强度在赤道表面比地磁场低两个数量级。水星弱磁场受强太阳风驱动形成太阳系中最活跃、尺度最小的行星磁层(图1)。其辐射带、电离层、等离子层及大气层等明显消失,由此导致行星空间环境显著区别于地球。研究水星磁层动力学过程及空间环境特征是认识太阳风向弱磁层空间传输能量和物质一般规律的重要途径,同时对理解地球空间、认知电离层和磁层尺度对空间环境影响等具有重要意...
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无数“碎片”一样绕太阳系中心轨道运行的小行星,是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的见证者。它们中的大部分是碳含量丰富的C型小行星。在这几十亿年间,C型小行星几乎没什么变化,如同“时间胶囊”一般将古老时期的物质保存了起来。日本“隼鸟二号”(Hayabusa2)探测器的目标“龙宫”(Ryugu)便是其中一颗。近日,“隼鸟二号”传回的红外图像数据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显现出“龙宫”几乎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合作,在柯伊伯带天体形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项研究以动力学轨道稳定的柯伊伯带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长期动力学演化模型、表面热物理模型及太阳光照射驱动的气体挥发过程(图1),建立了首个研究彗核三维形状在物质挥发活动作用下长期演化的数值模拟工具,考虑了三种均匀形状(球形、细长形、扁圆形)和两种特殊形状(凹型和哑铃型),并分别分析了轨道偏心率和挥发...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与国内同行合作,围绕环形耀斑及其相关活动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其色球蒸发、色球压缩、准周期振荡、能量分配、耀斑带的延展运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最近,基于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大气成像仪(AIA)和日震磁像仪(HMI)数据,他们详细研究了一例与2015年10月16日太阳上一个M级环形耀斑相关的远端日冕暗化事件的演化过程:首先,在耀斑硬X射线峰值时刻前几...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在太阳黑子半影形成和衰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太阳黑子 半影形成 衰退研究 黑子演化
2019/12/25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李巧玲博士、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在太阳活动区12673黑子半影的形成与消失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于12月3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成熟的太阳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暗核(本影)及外围稍亮的晕状区域(半影)组成。黑子半影的出现是区别普通黑子与小气孔(pore)的标准。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强磁场区域,太...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科研人员在之前使用MALT90巡天数据研究694个致密团块的内流运动(He et al. 2016)的基础上,使用HCO+(1-0)和SiO(2-1)谱线证认和研究这个样本的分子外流。一共证认了188个大质量分子外流,探测率为27%。研究发现,从原恒星到电离氢区,分子外流的探测率增加。从电离氢区到光致离解区,分子外流探测率下降。在光致离解区,分子外流的激发可能...
2019年4月15日电 美国和西班牙研究人员在一块来自原始小行星的陨石中,惊奇地发现了一极小块“彗星碎片”。新发现有望为探究太阳系的形成、结构和演化提供新线索。小行星和彗星都形成于曾围绕早期太阳的气体和尘埃盘,但它们与太阳距离不同,化学成分也有所差异。与小行星相比,彗星含有更大比例的水冰和碳。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