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理学相关记录386条 . 查询时间(2.156 秒)
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种子寿命是决定能否长期储存的关键因素。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的泥碳层存活千年,并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然而,以往研究聚焦于生理结构和生化组分对莲子寿命的影响,但自然储藏状态下莲子保持生命力的内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晰。
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寿命则是决定能否长期储存的关键因素。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的泥碳层中存活千年,并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生理结构和生化组分对莲子寿命的影响,其如何在自然储藏状态下保持生命力的内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揭示了低硝胁迫下烟草根内皮层木栓化增强从而降低质外体途径转运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BIODESERT是由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Fernando Maestre教授主持,全球100多位科学家参与的全球旱区研究项目,研究区包括分布在六大洲、25个国家的98个典型旱区样地。因在毛乌素沙地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卜崇峰研究员受邀参与了BIODESERT项目,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作为中国西北旱区的典型样地也被纳入该其中。卜崇峰团队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4年度院长奖获奖名单,版纳植物园2名博士生李绍琴、赵芯荣获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24年7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周永锋课题组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Population comparative genomics discovers gene gain and loss during grapevine domest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强农兴农活动”,庆祝兽医学科创建120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军需大学(兽医大学、农牧大学),2024年7月22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东涛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简单,功能多样”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园艺系主任边少敏教授主持,我院园艺系、农学系、植保系、生物技术系等数十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近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康向阳教授团队在杨树叶片叶绿素降解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题为"The interplay of growth-regulating factor 5 and BZR1 in coregulating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in poplar"的论文,发表在生物学一区TOP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
准确理解环境变化下的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外来植物入侵的预测与防控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生物入侵生态学团队以夜间人造灯光(ALAN)为例,提出了一个“环境变化+营养级生物共同调控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研究框架(图1)。该研究框架强调,不仅要关注环境变化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生理、物候、生长和适合度的直接影响,更要解析环境变化如何通过植物与互惠/拮抗生物的相互作用...
2024年5月24日,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Seth Jon Davis先生应邀访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并做了题为“Plant circadian clocks and Genetics of photoperiodism(植物生物钟与光周期遗传学)”的专题学术讲座。
近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沈应柏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一区TOP,IF=8.2)上发表了题为“Enhancing Plant Defensins in a Desert Shrub: Exploring the Regulatory Pathway of AnWRKY29”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沙漠灌木新疆沙冬...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坚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孔德良团队在《自然—植物》上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运用核磁共振,解析了热带树种细根分子水平碳性状,阐释了分子水平碳性状在塑造细根多维经济性状空间方面的潜在作用。
近日,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比率型赤霉素(GA)信号生物传感器,首次揭示了GA信号在茎尖分生组织(SAM)的分布模式,发现了GA信号通过调节细胞分裂面方向调控SAM中节间细胞特化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冀珑课题组在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2,团队首次解析了植物中脯氨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AtP5CS)的代谢纤维结构,不仅解析了AtP5CS高效催化的独特机理,同时也揭示了植物脯氨酸代谢和应激反应背后错综复杂的机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
工业革命之后大气的CO2浓度一直持续升高,CO2浓度的升高将对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生长造成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于亚热带带植物的水力结构和生长如何响应CO2浓度升高还缺乏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的付培立副研究员和范泽鑫研究员,与安徽师范大学、沈阳应用生态所、缅因大学,西澳大学以及哀牢山生态站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哀牢山生态站的CO2人工气候室,研究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