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现代哲学”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1.64 秒)
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实践 心存侥幸 历史唯物主义
2014/3/17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些谆谆之言语重心长,广大党员干部应铭记在心,常常反省,自警自励。
刘云山: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图)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崇德向善
2014/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4日下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全面展现共和国发展历程
共和国 发展历程 国史
2014/1/7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本书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时出版,适应了广大青年学生和党员干部学习国史的需要。该书主要有三个特点。
《儒藏》首批成果50册在四川大学问世
儒藏 儒学文献
2007/12/15
海内外学人企盼已久的儒学大型丛书《儒藏》的首批成果——“史部”50册,目前已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成、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儒藏》——这一数百年来学人梦寐以求的盛大工程,终于结出了首批硕果。明代文人曹学佺“二氏(佛道)有藏,吾儒独何无”的浩叹,可以喟然止矣。 《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已经有2500余年的发展史,自汉武帝以下曾被历代统治...
儒家文化能否影响全世界
儒家文化 世界
2007/1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从2006年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新闻见昨日A3版“孔子出国”让人骄傲孙广勋(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中国人名来命名教育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因为,这不只体现了世界对孔子本人的尊重,更是一种对中国儒...
当代新儒学国际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当代新儒学 国际研讨会
2007/12/7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鹅湖》杂志社、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湾桃园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议”,日前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和内地的14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儒...
儒学与儒商学术研讨会综述
儒学 学术研讨会 综述
2007/12/7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和中国实学研究会举办的“儒学与儒商学术研讨会”,于5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孙孚凌、杨波、徐惟诚、汤恩佳、保育钧、葛荣晋、潘承烈、魏英敏、宋惠昌、宋希仁、曹凤泉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儒学与儒商主题,就如何弘扬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培育现代“新儒商”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者说,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值得重视的精神财富。儒学影响了中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4日上午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当有记者问温总理主政以来最感动的是什么时,温总理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 如何看待来自民众的批评,历来是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闻过则喜”是“亚...
郭齐勇教授就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即将在武汉大学召开答记者问
中国哲学
2007/8/2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Philosophy)将于2007年6月24~2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为了了解本届学术大会的起因、主题、意义及会议筹备情况等,记者日前采访了现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暨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主席的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郭齐勇教授在珞珈山南麓的寓所接受了特约记者的采访。以下为记者与郭教授的主...
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正式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学术 211工程
20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