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传热学”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6.109 秒)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在射频柔性电子器件方面取得进展(图)
柔性 电子器件 热学
2025/3/26
2025年来,射频(RF)治疗通过对深层皮肤组织加热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治疗电极的小尺寸和需要持续运动的特点,传统的射频仪器面临着手持使用时间长和有效治疗持续时间短等挑战。近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苏业旺研究团队设计了用于射频治疗的可拉伸电子器件(SEFM-RFT),研究表明,可有效地将痤疮数量减少78%,同时具备大面积治疗、免提性和便携等特点。该研究成果以“Stretch...

中国科大植物叶片气孔仿生研究入选ACS Editors' Choice(图)
植物 气孔仿生 传热
2024/6/14
2024年5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叶宏教授课题组在高效散热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i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bionic wick with finger-like pores inspired by stomatal array of natural leaf”为题于5月在《Langmuir》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管内液体闪蒸两相流动与传热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管内液体 闪蒸 两相流动 传热
2023/7/27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发现超弱电-声耦合强度与超高热导率的潜在关联(图)
超弱电-声耦合 超高热导率 立方硼砷
2022/9/1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董学强研究员做线上学术报告(图)
线上 学术报告 重庆大学
2023/11/14
2022年4月26日上午,应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李期斌教授的邀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董学强研究员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题为“流体热物性实验测量系统”的学术报告。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姚达毛研究员团队在托卡马克钨偏滤器超高热负荷部件研发方面获得重要研究进展。团队经过一系列的研发和优化,开发出一种高性能排热钨偏滤器平板部件,从最初的排热能力5MW/m2提升到排热能力达到15MW/m2,再发展到目前能够稳定排出功率密度达20MW/m2的热负载。其中2mm厚的钨与无氧铜复合,再与铬锆铜热沉复合,在热沉上加工出一种特殊的传热结构,使得部件的传热能力大幅度...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袁开军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介博教授、燕鑫教授合作,在MXene(Ti3C2Tx)氧化界面热传递方面取得新进展。热管理对器件的长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新兴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MXene被认为在储能,电磁屏蔽,光电探测和光热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应用过程中由于电子在电极上的移动,导致MXene薄片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和局部温度升高,造成各类型器件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发现弱键合局域振动模导致的反常热传导性质(图)
弱键合局域 振动模 热传导
2020/10/19
热传导是固体材料的基本物性之一。高热导率材料在制冷系统散热、电子元器件热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而低热导率材料则常常用来构建绝热环境。电子、磁振子、晶格均可导热,晶格作为固体材料最基本的导热载体,其热导率由公式描述,其中C为固体比热、为声子声速和为声子寿命。显然,声速越大,热导率也越大。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一同发现,层状晶体CuP2具有与经典半导体材...

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入选ASME Fellow(图)
西安交通大学 王秋旺 ASME Fellow 传热
2020/2/20
近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公布了新一届Fellow名单,西安交大能动学院王秋旺教授入选新一届ASME Fellow,标志着他在传热领域的研究贡献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认可。王秋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及科技部热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多年来从事强化传热与...

2019年8月27日,经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焦魁教授荣获第十二届(2019年度) “吴仲华青年学者奖”,今年共4人获奖。焦魁教授2011年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天津大学工作。先后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等国家和...

据2019年9月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机电工程学院肖波齐教授(博士生导师)带领的新能源与传热传质学术团队在国际著名SCI期刊Fractals上发表三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学术论文,其中前两篇论文同时入选ESI热点学术论文。这三篇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均为武汉工程大学。肖波齐教授为第一作者,青年教师龙恭博博士为通讯作者,课题组研究生王威、张岘、张一丹、王帅等参与研究。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微纳热学传输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新型二维材料转移方法(图)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朱嘉 教授 微纳热学传输 二维材料 转移方法
2019/5/22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微纳材料热学传输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乙醇辅助二维材料转移方法,该工作以《Ethanol Assisted Transfer for Clean Assembly of 2D Building Blocks and Suspended Structur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DOI: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