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数论”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2.875 秒)

中国科学院高粱抗寄生关键基因发现助力作物抵御寄生植物危害(图)
基因 植物 解析
2025/2/17
寄生植物对作物的危害由来已久,尤以列当科-独脚金属和列当属寄生植物危害最为严重。独脚金主要危害高粱、玉米和谷子等单子叶作物,列当主要危害番茄和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因此,研究寄生植物的作用机制,解析宿主与寄生植物互作过程,对作物抗寄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八倍体草莓单倍型定相与着丝粒演化动态研究获进展(图)
演化 基因 解析
2025/2/17
多倍化是植物演化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同时,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机制,对物种遗传组成和习性具有重要影响。现今,广泛栽培的凤梨草莓为异源八倍体,其基因组具有高杂合性和高倍性的特点。随着测序技术与分型算法发展,高质量的单倍型基因组解析成为可能,但未有研究评估分型策略对多倍体基因组解析的影响。植物着丝粒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精准分离的关键结构,其主要功能由组蛋白H3变体CENH3介导。蛋白H3...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林鸿宣研究组合作在水稻耐碱-热基因挖掘与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图)
林鸿宣 基因 解析
2025/2/18
2025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Fine-tuning gibberellin improves rice alkali-thermal tolerance and yield”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精准调控赤霉素到最佳中等水平是同时提高水稻碱-热...

中国科学院研究解析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和海马内源NMDA受体的组装和结构(图)
解析 动物 结构
2025/2/18
2025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竺淑佳研究组和上海药物研究所李扬研究组合作,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和海马内源NMDA受体的组装和结构》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通过提取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的内源N-甲基-ᴅ-天冬氨酸(NMDA)受体,解析出3种主要亚型和比例,揭示了内源NMDA受体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突破了NMDA受体的分子结构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高通量荧光法解析环境活性耐药微生物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城市环境 解析 活性
2024/12/3
微生物耐药性(AMR)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关于环境AMR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定量PCR(含高通量定量PCR)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等,但是抗性基因(ARGs)的存在并不能完全反映微生物的表型耐药性。因此,发展新的技术挖掘环境中具有表型代谢活性的抗生素耐药菌(ARB)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解析水稻色氨酸合成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新机制(图)
解析 合成 细胞
2024/12/1
2024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离子束作物种质创制团队在水稻色氨酸合成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Plant Journal上。

大气重污染形成既受到排放源强度的影响,又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同时在污染物传输过程中还伴随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为了定量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数值模型中通常采用敏感性模拟试验:例如,研究在一定程度内控制排放源变化导致的目标区域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或者采用相同的排放源来研究两个不同年份由于气象条件变化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而针对一次大气污染过程,如何定量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化学转化以及污染传输的贡献成为制约重污...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生物资源挖掘和代谢网络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生物资源 代谢 网络 解析
2024/11/29
木质素是一种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是木质素结构的致密性和复杂性导致其在高值化利用方面存在巨大挑战。迄今报道的高效转化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相对有限,并且木质素生物转化的复杂机制尚未明晰,导致自然生物系统解聚木质素的过程特征难以精准设计。

2024年10月14日,国际期刊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邵振研究组、詹丽杏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柳欣研究组题为”zMAP toolset: model‑based analysis of large‑scale proteomic data via a variance stabilizing z‑...

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组合作揭示古菌因子依赖型转录终止分子机制(图)
王程远 分子机制 解析 聚合酶
2024/10/11
202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组、美国罗格斯大学Richard Ebright团队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Thomas Santangelo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archaeal FttA-dependent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古菌FttA因子依赖型转录终止复合...

上海科技大学半个世纪的谜题终破解,上科大研究成果解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三维结构(图)
解析 病毒 三维结构
2024/12/10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决定乙肝病毒(HBV)入侵、复制和包装的关键蛋白,也是诊断感染和评估临床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指标。由于其蛋白结构的复杂性和组装形态的多样性,HBsAg的三维结构一直是结构生物学和病毒学长期未解的谜题。

肥胖作为全球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全球在减重药物方面的研究历史已超百年。2014年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异军突起,无论从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远超其他减重药物,也带动了减重药物的研发和上市热潮。

武汉植物园在番茄蜡质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合成 系统分析 解析
2024/10/1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但由于番茄采后易腐烂变质,每年在运输、贮藏和销售过程中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培育耐储优质番茄新品种是当前番茄育种的重要目标。果皮蜡质是覆盖在果实最外层的疏水性物理屏障,改变其组分和结构能显著影响果皮保水性,从而在延长果实货架期的同时提升果实品质。2024年9月2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高磊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一种基于预测结构的单颗粒衍射成像的分类-重构算法(图)
预测结构 颗粒 成像 解析
2024/9/16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作为第四代光源的代表,具有超短脉冲、超高亮度等特点,能够在接近生理状态下研究生物大分子颗粒的动态过程。传统的取向解析算法假定所有大分子颗粒的衍射图来自于全同的蛋白质分子,然而这一纯净的颗粒状态与实际的生理过程并不吻合:在生物大分子的不同功能阶段,必然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分子类型。如何准确地处理多种分子的混合衍射图,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数据处理中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