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相关记录30315条 . 查询时间(3.16 秒)

中国科学院垂体瘤剪接功能异质性获揭示(图)
神经 内分泌 肿瘤
2025/2/17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包含多种激素分泌细胞类型,且临床表现多样。当前的病理分类系统主要依赖转录因子的表达和激素染色来区分三大垂体瘤谱系,无法充分捕捉各肿瘤谱系内部亚型的异质性。因此,亟需精确识别垂体瘤的分子特征并进行更详细的亚型分类,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各个亚型发病机制的认知和治疗效果。相比于整体基因表达,基因的可变剪接特征在数量上更为丰富,可以提供转录本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额外...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肾脏结构发育及稳态维持机制(图)
结构 发育 代谢器官
2025/2/17
肾脏是哺乳动物的重要代谢器官。肾脏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共同组成,在血压调节和尿液生成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肾脏结构异常与先天性畸形和慢性肾病相关。目前,肾脏结构形成过程及分子基础尚不清晰。


中国科学院研究采用电子密度调控策略提升磁性催化剂的肿瘤治疗效果(图)
电子 催化剂 肿瘤治疗
2025/2/17
2025年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辉与张欣课题组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电子顺磁共振测量技术,研发出新型碳包覆铁酸镍纳米催化剂(NFN@C),并发现NFN@C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2025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孟广勋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刘辰莹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Immunology发表了题为“Short IL-18 generated by caspase-3 cleavage mobilizes NK cells to suppress tumor growth”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肿瘤细胞内由Caspase-...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对淫羊藿苷的稳态化研究取得进展(图)
植物 神经 疾病
2025/2/19
淫羊藿苷是传统中药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神经性及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显著。2025年来,淫羊藿苷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药用价值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然而,淫羊藿苷的水溶性差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功能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解决该问题对推进淫羊藿苷在产...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揭示鳞癌抵抗铁死亡新机制(图)
鳞癌抵抗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2025/2/10

中国科学院研究提出纳米酶靶向乏氧病灶增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策略(图)
纳米 酶 肿瘤
2025/2/18
鼻咽癌是源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尽管放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早期患者的生存率,但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受限,并常因局部复发和远程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其中,肿瘤微环境高度乏氧是放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传统方法如高压氧疗法和携氧剂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发高效且精准的放疗增敏策略是鼻咽癌等实体瘤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刘真等从蛋白质动态层面解读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成功与失败(图)
刘真 蛋白质 胚胎 发育
2025/2/19
2025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刘真、孙怡迪、朱文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木良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辰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 landscapes elucidate human pre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and failure》的研究论文。在这项...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解析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蛋白质动态变化(图)
解析 胚胎发育 蛋白质
2025/2/18
2025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刘真、孙怡迪与博士朱文成,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木良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李辰,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proteomic landscapes elucidate human pre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and failure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找到减毒活疫苗开发新思路
蛋白 免疫 临床
2025/2/18
2025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司龙龙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同期发表了两项成果。该团队聚焦减毒活疫苗研发的关键共性难题,基于团队前期建立的第一代蛋白降解靶向的减毒疫苗技术(PROTAR疫苗技术),在介导病毒蛋白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的多样性、病毒蛋白和氨基酸位点的多样性方面,对PROTAR疫苗技术进行优化迭代,分别建立了PROTAR流感疫苗库和第二代...

中国科学院研究建立始发态豚鼠多能干细胞系(图)
细胞 胚胎 分离
2025/1/15
2025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晶研究组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朱平合作,在《干细胞报告》(Stem 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pture Primed Pluripotency in Guinea Pi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并表征了豚鼠始发态胚胎干细胞系(gpEpiSCs),为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源。

天然来源的活性分子包括来源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天然产物分子和来源于人体的内源物分子。来源于中药的天然产物分子,因化学骨架多样、药理活性广泛、来源丰富等优势,是目前创新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截止2019年,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全球的获批新药中占比约23.5%,在小分子新药中占比约33.5%。来源于人体的内源物分子,是调控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代谢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然而,天然来源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