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9078条 . 查询时间(3.093 秒)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揭示H2N2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与潜在风险(图)
流感病毒 风险 基因
2024/11/30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并在大流行后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而1968年后,这一病毒逐渐从人群中消失,但其跨种传播以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2024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毕玉海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1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ONCE建立海洋负排放ISO国际标准新平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新进展(图)
气候 数据 管理
2024/11/29
第五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11月26-27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Ocean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 (ONCE)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国际标准”的主旨演讲。会议期间举办了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国际标准立项发布会,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和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共同主持国...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利用Clog P引导开发多色缓冲荧光探针用于脂滴动态超分辨率成像(图)
成像 细胞 代谢
2024/11/29
2024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乔庆龙副研究员团队发现,脂水分配系数——Clog P决定了荧光染料对脂滴(LD)的染色性能,Clog P值在2.5到4之间的荧光染料可以在脂滴外部形成缓冲池,取代脂滴内的光漂白染料,以保持脂滴中的恒定荧光强度,从而实现脂滴的动态超分辨率成像。团队在Clog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为中山大学成功研制我国新一代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图)
红外 天文望远镜 集成
2024/11/29
2024年1月27日,长春光机所光电探测部为中山大学研制的80厘米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完成集成测试并投入使用。在“长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团队”带头人王建立带领下,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望远镜设计、加工和集成装调。望远镜采用无人值守、远程自动化运行模式,是我国当前唯一正式投入观测运行的地基近红外天文望远镜。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萜类合酶进化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合酶 进化 蛋白质 晶体
2024/11/29
萜烯合酶是一类典型的天然功能杂泛酶,其功能的多样性吸引了大量研究的关注。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改造萜烯合酶的功能杂泛性,以期创制出具有不同催化特性的酶。随着对萜烯合酶蛋白质晶体结构及催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通过萜类合酶改造来实现底物或产物谱的改变。然而,由于目前针对功能杂泛的萜烯合酶尚缺乏高效的高通量筛选手段,加之对酶催化机制的理解尚不够深入透彻,因此在获取高活性萜烯合酶及实现酶功能的定向创制方面,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欧洲科学院院士Spiros Agathos应邀到访烟台海岸带所(图)
气候 资源 金属 污染
2024/11/29
2024年11月25日,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Spiros Agathos应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吕剑研究员邀请到所开展学术访问。访问期间,Spiros Agathos院士做了题为“Emerging Frontiers in Marine Bioengineering”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海洋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问题的加剧,海...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综述高寒草地碳循环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图)
循环 生态系统 气候
2024/11/28
气候变暖会显著影响植物碳吸收、土壤碳排放等碳循环关键过程,进而会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寒草地约占其面积的70%。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暖,气温平均增幅约为全球平均值的2倍。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塑造了高寒草地“气温低、土壤碳储量大”等特征,使其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十分敏感。为揭示气候变暖对高寒草地碳循环特征的影响机...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衰老导致T细胞抗肿瘤免疫失能机制(图)
细胞 肿瘤 免疫
2024/11/28
伴随着衰老过程,人类患癌症风险上升。普遍认为,个体衰老进程导致DNA损伤和原癌基因激活,进而诱导细胞发生癌前病变。有研究提出,免疫衰老是衰老个体共有的生理现象。免疫衰老是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免疫系统的退行性改变,是导致个体“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包括肿瘤等疾病的关键原因。其中,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尤其是CD8+ T细胞作为抗肿瘤免疫的一线细胞,在识别抗原后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张翠研究组揭示以F-box蛋白为核心的植物腋芽发育调控新通路(图)
张翠 蛋白 植物 发育
2024/11/28
作物株型对产量有直接影响,由腋生分生组织激活产生的侧枝和果穗等侧生器官,在植物株型建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腋生分生组织是位于植物叶腋处的一种高度动态和持续活跃的干细胞组织,我们对其起始的机制知之甚少,仅有的研究集中在转录调控网络。鉴定腋生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因子并解析其在调控腋芽起始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可以为株型改造提供新方向,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一种显著的热带季节内振荡现象,它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显著的调制作用。提高MJO预测能力已成为许多研究中心和业务单位的重要任务。2024年来,国际上也组织了许多项目来加深对次季节可预测性的理解。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于2013年启动了S2S研究计划,IAP-CAS模式也在计划第二阶段参与到了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组发表衣康酸在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相关综述(图)
李新建 免疫 反应 分子
2024/11/28
2024年11月22日,李新建研究组在《Cell Insight》期刊在线发表题为"The cell autonomous and non-autonomous roles of itaconate in immune response"的综述。该综述回顾了衣康酸作为免疫调节剂和效应分子的发现历程,描述了衣康酸荧光探针的研发,总结了近期关于衣康酸细胞间转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研...
内体成熟(Endosome maturation)是细胞内对内吞物质进行分选、运输和降解的重要过程。细胞外物质或细胞膜组分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后,首先被转运至早期内体(Early Endosomes, EEs)。在内吞分选转运复合体(ESCRTs)的帮助下,早期内体中的货物被包裹形成管腔内囊泡(Intraluminal Vesicles, ILVs),将货物分选至多囊泡体(Multivesicul...
中国科学院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贡献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图)
引力 射电 银河
2024/11/27
2024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脉冲星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FAST正式开放运行四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脉冲星领域中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为FAST从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研究发现青少年女性体型知觉与求瘦渴望密切相关
神经 群体 遗传
2024/11/28
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对于瘦的身材有着偏执的追求,同时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身体尺寸。因此,在此类患者群体中,求瘦意愿和体型知觉的准确度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形式的关联。王葵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我国许多青少年女性都渴望变瘦,无论其实际体重状态如何。强烈的求瘦意愿是进食障碍的风险因子之一,因此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存在求瘦意愿的青少年女性,是否也伴随着体型知觉偏差;如果存在的话,这种偏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