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化学”相关记录1873条 . 查询时间(3.306 秒)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综述环形RNA药物设计(图)
赵方庆 药物 蛋白质 免疫
2024/11/28
环形 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 分子,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免受外切酶降解,因此比线性 RNA 更加稳定。自 2010 年代初以来,circRNA 在 RNA 适配体、 guide RNA 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来甚至被用于 SARS-CoV-2 疫苗的研发。随着 circRN...
2024年11月15日和5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相继在《今日纳米》(Nano Today)和《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靶向脂肪组织的级联递送系统调节糖脂代谢以治疗全身性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Adipose tissue targeted sequential delivery system regulating glycolipid m...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挖掘到抗癌植物药中间体巨大戟醇的生物合成关键转运蛋白(图)
植物 生物合成 蛋白
2024/11/28
大戟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巨大戟醇(Ingenol)具有复杂的环体系、众多的手性中心以及多种药理活性,是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皮肤癌药物Picato凝胶剂的原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植物中巨大戟醇含量极低,提取或化学全合成得率低,严重制约了后续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寻找巨大戟醇的植物源生物合成与运输元件,对于底盘细胞高效生产巨大戟醇至关重要。植物ABC转运蛋白可跨膜运输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理和发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种康研究组揭示优异变异模块COG4-OsbZIP23调控水稻耐寒性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 激素 基因
2024/11/28
在长期的进化和人工选择过程中,水稻形成了对低温信号的感知和防御机制,鉴定和解析耐寒优异自然变异模块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植物所种康研究组在水稻寒害信号感知与传递中发现了一系列遗传元件,包括COLD1、COLD6、和COLD11;揭示了粳稻中耐寒QTL位点基因COG1、COG2、COG3在粳稻耐寒中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钱友存研究组发现饮食来源核酸的促口服耐受作用(图)
钱友存 核酸 细胞 蛋白
2024/11/9
2024年11月1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题为“Dietary nucleic acids promote oral tolerance through innate sensing pathways in mice”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饮食来源的核酸可以在稳态条件下促进小鼠小肠中天然上皮内淋巴细胞(natu...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TaWRKY24转录因子调控小麦抗茎基腐病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机制 基因 酶活性
2024/11/23
2024年11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TaWRKY24调控小麦抗茎基腐病的分子机制,为解析小麦抗病分子机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杰团队发现棉花免疫信号途径协同作用新机制(图)
张杰 免疫 信号 反应
2024/11/6
植物具备多层次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原信号并激活免疫反应。但与对模式植物的相关研究相比,学界关于棉花对病原菌的免疫机制研究相对滞后。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Recognition of a fungal effector potentiate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发现蛋白质通过双重结构行使毒药和解药功能(图)
蛋白质 结构 遗传元件
2024/11/8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eiotic driver hijacks an epigenetic reader to disrupt mitosis in noncarrier offspring和Structural duality enables a single p...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中心等开发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采样方法(图)
纳米 演化 过程 蛋白质
2024/11/1
2024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高华健团队,开发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采样方法——Adaptive CVgen,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蛋白质折叠和富勒烯(C60)合成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Adaptive CVgen: Leverag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Advanced Sampling in Protein Folding...
2024年10月22日,方显杨研究员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mpowering the molecular ruler techniques with unnatural base pair system to explore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flaviviral RNAs"的综述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耐水快速制备多肽聚合物方法方面取得进展(图)
多肽聚合物 蛋白质 高分子
2024/11/2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325010)等资助下,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建立NCA耐水快速开环聚合制备多肽聚合物的标准化方法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N-羧基环内酸酐(NCA)敞口聚合制备多肽聚合物(Open-vessel polymerization of N-carboxyanhydride (NCA) for polypeptide synthesis)”为题,于2024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一种促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新型糖胺聚糖(图)
天然聚糖 植物化学 药物
2024/11/13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常见的高危并发症之一,大约20%的中度或重度DFU会导致截肢,截肢后五年存活率低于70%。目前,DFU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生长因子、敷料和皮肤替代物等,但治疗效果有限,临床上亟需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姚依昆研究组合作发现在翻译水平调控T细胞死亡的关键因子(图)
姚依昆 细胞 蛋白 酶活性
2024/11/9
2024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姚依昆研究组合作研究论文“AMBRA1 controls the translation of immune-specific genes in...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洋壳中非生物成因有机质的形成机理为生命起源提供新启示(图)
有机质 机理 酶催化
2024/11/13
生命起源是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深海热液系统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潜在场所,也是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关注点,为早期地球前生命化学反应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和能量,驱动了非酶催化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矿物催化的有机聚合反应,为后续复杂生物分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生命从简单有机分子到复杂功能结构的演变,最终导致早期生命形式的出现。
科学家发现存在于土著人群和食肉动物中的古老幽门螺杆菌生态种(图)
动物 免疫 基因
2024/10/19
2024年10月16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Daniel Falush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完成的题为An ancient ecospeci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食报道了存在于土著人群和肉动物中的古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生态种(ecospecies)。该生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