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论物理学”相关记录1030条 . 查询时间(2.078 秒)
中国科学院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贡献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图)
引力 射电 银河
2024/11/27
2024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脉冲星领域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FAST正式开放运行四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脉冲星领域中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为FAST从追...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桌面式搜寻(图)
量子 暗物质 精密测量技术
2024/11/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和副教授江敏等在轴子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轴子窗口”内开展了轴子暗物质的直接搜寻实验,将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了至少50倍。2024年1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以New Constraints on Axion-Mediated Spin Interactions Using Magnetic Amplification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等实验证实二氧化钌非交变磁特性(图)
量子计算 信息 薄膜 电子
2024/11/14
交变磁性是2024年来提出的第三类基本磁相。交变磁性既有反铁磁体的零净磁场,又具有铁磁体的自旋劈裂现象。通常,两者被认为是不相容的。交变磁性兼具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的优势,为制造自旋电子器件带来了新突破口,在磁存储和量子计算中展现出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非厄米相互作用系统中连续谱中的两体束缚态性质(图)
系统 粒子 量子
2024/11/14
空间上的束缚态是一种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局域模式,其能量通常位于扩展态的连续谱之外。然而,在某些特殊势阱中,单粒子束缚态的能量会进入连续谱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简称BIC,是魏格纳和冯·诺依曼于1929年首次提出。魏格纳和冯·诺依曼的模型需要精准地逆向设计势函数,这使得连续谱中的束缚态很难在实验上被实现。在上...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发展出人工势场全息光镊(图)
量子 计算 结构
2024/11/8
2024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智能光镊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PhotoniX上。全息光镊是构造新颖物质结构、研究细胞相互作用、实现量子计算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光场调控手段构建多光阱,同时捕获并操控多个粒子,从而将它们排列组装成特定图案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行操控易使粒子间发生碰撞,尤其是对于高密度的微粒集群,继而引起粒子团聚或丢失,使得组装结构存在...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智能光镊研究获新进展(图)
智能 细胞 量子计算
2024/11/13
2024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智能光镊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PhotoniX(IF:15.7)。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李星,通信作者为徐孝浩和姚保利。全息光镊(HOT)是构造新颖物质结构、研究细胞相互作用、实现量子计算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光场调控手段构建多光阱,可同时捕获并操控多个粒子,从而将它们排列组装成特定图案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行操控易使粒子间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点三维单粒子示踪技术揭示坏死细胞内部微环境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图)
量子 三维 细胞 环境
2024/10/14
细胞死亡是生物体维持稳态和应对损伤的关键生物学过程,具有多种模式。其中,凋亡和坏死是两种最为人熟知的细胞死亡方式。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对于发育、免疫反应以及去除受损细胞至关重要;相对于凋亡的有序性,坏死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无序且被动的细胞死亡方式,通常与急性细胞损伤相关。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坏死并非完全无序,它同样受到特定生物学信号通路的调控。但是,细胞坏死过程的内部动力学及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极弱磁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进展(图)
量子 精密测量 探测
2024/10/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388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基于自旋的极弱磁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原子共磁力计中的新型磁噪声自补偿效应(New Classes of Magnetic Noise Self-Compensation Effects in Atomic Comagnetometer)”为题,于2024年7月1...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稳态强磁场刷新水冷磁体世界纪录(图)
磁场 超导
2024/9/25
2024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这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继2022年混合磁体成功创造45.22万高斯的世界稳态磁场纪录之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穆斯堡尔效应的新型引力波探测方案(图)
引力 探测 同位素
2024/11/4
2024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高宇副研究员、徐伟研究员、张华桥研究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利用高精度穆斯堡尔共振效应来实现引力波的探测。该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通报》(2024年第69卷第18期)上。“我们意识到局部引力场是能量校准的极佳工具,尤其在研究引力频移时具有特殊的优势,”高宇和张华桥解释道。该理念源于利用核技术探测引力波对光子能量位移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基于量子退火启发的新型径迹重建算法实现大规模对撞机应用(图)
量子 应用 数据测试
2024/11/4
2024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翁文康教授团队合作,将一种“量子退火启发算法”成功地应用于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HL-LHC)的径迹重建中。通过快速模拟得到的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其速度可提高约1万倍。相关论文”Quantum-Annealing-Inspired Algorithms for Track Reconstruction at High...
上海微系统所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界面质子 蛋白质 量子
2024/8/28
2024年8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在固-液界面质子输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ccelerated proton dissociation in an excited state induces superacidic microenvironments around graphene quantum dot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严格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破缺(图)
量子力学 物理 辐射
2024/8/21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国际合作组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的高能辐射对洛伦兹不变性破缺进行了严格检验。2024年8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tringent tests of 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 from LHAASO observations of GRB 221009A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利用引力波数据发现两类不同起源的黑洞(图)
引力 数据 探测器
2024/8/13
2024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引力波探测器阵列LIGO-Virgo-KAGRA的GWTC-3观测数据来研究并合黑洞的形成问题,揭示了恒星塌缩形成和重复并合形成的两类黑洞的分布特征。研究成果以“Resolving the stellar-collapse and hierarchical-merger origins of the coalescing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