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动力气象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动力气象学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1.062 秒)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正在增加。相比于单一要素的高温事件或高湿事件,暖湿复合极端事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以往的复合极端事件的研究大多没有结合健康数据,所以复合极端事件的阈值往往是比较主观确定的,只考虑气象要素的极端性而不直接考虑健康风险性,如温湿度取75%(或90%)百分位阈值。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2100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王建民团队与海外合作者面向我国工业“绿色化”发展和“双碳”战略,探索了实体经济与气象跨领域融合模式,突破了数学物理机理与大规模领域数据融合难题,研制出面向极端降水和实时要素资源预报的气象预报大模型。研究成果以“高技巧极端降水临近预报大模型(Skilful Nowcasting of Extreme Precipitatio...
热带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简称MJO)是气候系统重要的内部变率,是调节全球天气气候变率、触发和维持极端事件的重要因子。因此,准确地预报MJO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和短期气候预测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形成机理和传播特征,准确地预报MJO仍然具有挑战性。前人的工作已经指出,在初始化阶段有效地再现MJO特征是提高动力模式对MJO预测技巧的重要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从非洲撒哈拉沙漠延伸至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南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带是北半球主要的粉尘源区,对该区粉尘排放变化及其动力系统的充分认识与全面了解,可以增强我们对全球粉尘循环及其驱动因素的理解,并为中亚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化提供知识支撑。中亚干旱区自里海绵延至东天山,位于北半球粉尘带的东段,该区由沙尘暴引发的粉尘排放约占全球粉尘排放量的17-20%,对社会经济、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对...
热带气旋是生成在热带洋面的强烈的致灾性涡旋系统,常引发极端气象灾害。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相关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影响人口上亿人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千亿人民币。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热带气旋的发生频率升高,强度增大,经快速增强阶段发展成为有巨大破坏力的超强台风或飓风的比例显著增加。加强对热带气旋强度的监测和预警是热点和难点课题,也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迫切需求。
近几十年来,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小麦是全球种植量最大的谷物,占粮食总产量的1/3,为全世界约40%人口提供了口粮供应,而中国是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如何对小麦产量进行准确预测是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空间中心刘颍研究员提交的项目《太阳风暴在日球空间的传播与演化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刘颍研究员为项目唯一完成人;作为5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提出所有研究工作思路,完成本项目的绝大部分工作,并撰写论文。
2021年7月17日,第四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CCGG)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有3000余人参会。大会开幕式上,大气所吴雪副研究员作为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CNC-IAMAS)分会代表获得“优秀青年论文”奖。
E区赤道电场(EEF)是一个重要的电离层参量,它可以通过调制赤道喷泉效应(equatorial fountain effect)来影响电离层在赤道及低纬地区的分布。目前大量的观测发现电离层中存在明显的经度结构(即,在固定地方时条件下,电离层参量在经度方向上出现显著的波状结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来自下层大气的潮汐和行星波能够通过调制赤道电场来产生电离层的经度结构,这是电离层的经度结构的重要形成机制之...
2021年5月28日,陕西省气象局在飞机冷云增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新进展,为我国飞机冷云增雨作业的物理效果检验和效益效果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年6月3日电 针对“今年我国龙卷风偏多原因是什么”问题,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3日指出,现在还不能下今年龙卷风偏多的结论。今年4月以来,强对流天气整体偏多偏强,与大背景相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气流强盛,到达的位置更北。今年华南前汛期一开始降水很少,但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很多,水汽大量输送到长江中下游;二是北方高层冷空气偏强,并且不断南下,高层空气是干冷的,低层空气是暖湿的,增加了不稳...
2021年6月1日,气象精准服务“赛道机制”优胜项目在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网站公示,这也是海南公示的第一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赛道优胜项目。
2021年5月28日,由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研发的互联网实时灾情采集技术升级项目顺利通过合同验收。该技术的研发推动了河北省气象灾情智能监测采集业务的发展,为融合应用多源气象灾情信息开展智能灾情动态监测及灾损评价等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精准、快速的数据支撑。
近日,“海南省热带气旋影响区域示意图”在海南汛期气候预测新闻发布会后再次“发酵出圈”。海南省气候中心根据新防区图,构建了海南省热带气旋影响频数的模式产品释用预测模型,为我国低纬度地区开展新防区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提供了新方法。相关成果应用于海南省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和相关决策服务中。
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明安院士、刘宝元教授、黄明斌研究员、武高林研究员、赵西宁研究员入选“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