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进化学 细胞免疫学 细胞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细胞生物学相关记录982条 . 查询时间(1.812 秒)
2024年11月20日,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揭晓了“2023中国年度论文”(Best Paper Award),生命科学领域共有10篇高水平论文入选。其中,卫旭彪副教授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期刊上合作发表的Article论文《NF-κB 激活通过改变微管介导的 STING 迁移来增强 STING 信号转导》(NF-κB activation enhances ST...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下属一组团队首次在小鼠中发现了一种天然免疫机制。这道“防线”可阻止逃逸的癌细胞发展成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相关研究成果8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2024年10月7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举行的诺贝尔大会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坎(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统是如何促进肿瘤生长的,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食盐中的钠离子能增强免疫细胞CD8 T应对癌症的“战斗力”。相关论文发表于28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在脊髓损伤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通过开源项目TabulaeParalytica,团队将尖端的细胞和分子图谱技术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出了脊髓损伤后每个细胞中展开的复杂分子过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其不仅确定了一组在康复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神经元和基因,还为新疗法铺平了道路。
2024年6月1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衰老研究所研究员Ranjan Sen课题组,首次揭示了衰老对免疫细胞中三维染色质组织的影响,并将其与B细胞的发育和其前体细胞的功能联系在了一起,展示了基因组学和三维染色质研究在揭示衰老机制方面的巨大潜力,提供了一种未来开发抗衰老疗法的可能方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款内窥探针,可对单个生物细胞和复杂生物体的硬度进行三维成像,从而帮助医生更早发现和治疗癌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5日出版的《通讯生物学》杂志。
美国研究人员在一藻类中发现了能将氮气转化为细胞生长可利用氮的细胞器。这种被称为硝化原生质体(nitroplast)的结构的发现,有助加大基因工程植物转化氮或固氮力度,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其对肥料的需求。相关研究成果2024年4月11日发表于《科学》。
印度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生产一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方法——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简称CAR-T疗法)的本土版本NexCAR19。CAR-T疗法由美国首创,主要用于治疗血癌,并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印度CAR-T疗法的成本是全球同类商业产品的1/10。
2024年3月22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生物技术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一区,IF=5.6)在线发表题为“3-methyl-4-nitrophenol exposure deteriorates oocyte maturation by inducing spindle instability ...
2024年2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全球第5个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的康复病历。68岁的美国男子保罗·埃德蒙,2019年2月6日,在加州诊所“希望之城”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骨髓移植5年后,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已基本治愈,同时成为全球第5个艾滋病被治愈的人,因此也被称为“希望之城病人”。
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6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ovance Biotherapeutics(IOVA.US)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Lifileucel(商品名:AMTAGVI)上市,用于治疗接受过抗PD-1/PD-L1治疗后病情仍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它是全球首款获FDA批准上市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当小鼠进食高脂肪饮食时,其脂肪细胞内的线粒体会被分解成更小的线粒体,导致燃烧脂肪的能力降低,且这一过程由单一基因控制。科学家将小鼠体内这一基因删除后,即使它们食用高脂肪食物,也不会使体重增加过多。相关论文发表于2024年1月29日出版的《自然·代谢》杂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