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 汉语词汇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汉语词汇相关记录180条 . 查询时间(2.172 秒)
《简化字溯源》汉字简化运动史略 第二节 汉字简化运动的初步实践(1935—1949)(图)。
本文从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洋词语”现象,再次探讨跨文化交际的趋同性,并从语言的特点和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论证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趋同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新词语与新时期     汉语  新词语  新时期  社会变革       2009/3/31
语言和社会共变。汉语新词语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期的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
通过对汉语和英语称赞语的对比研究,作者发现在英语中往往被忽略的隐性称赞语在汉语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汉语称赞语的形式和其回应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称赞语并非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如讲究尊卑亲疏、从众心理等的体现。
汉语中的空宾语     空语类  主题结构  非主题结构       2009/3/27
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对英语、西班牙语等少数欧洲语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有一定的语法、语义功能,但不具有语音形式的语言成分。但是关于汉语空位宾语的归属问题却有不少争议。本文就汉语宾语的主题结构和非主题结构两种情况分别讨论,认为汉语的空位宾语同样可以纳入乔姆斯基的空语类的四种分类之中。
本文根据作者对汉语称赞语的分析研究,从汉语称赞语的角度对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进行逐项分析,得出了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存在,这四个准则并不适用于汉语的结论。同时还提出了在跨文化研究中应该系统地研究各种语言在这类会话原则上的差异。
汉语“心”的词义组成一个多义网络,这一网络节点间的关系通过认知语义学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可以部分揭示人类的认知方式和结果。研究显示,“心”的一些词义引申分别涉及隐喻和转喻认知,很多其他词义的引申同时涉及两者。在这一个案中,转喻是主导的,隐喻是辅助的。这一判断可以用认知体验性和认知功利性观点来加以解释。
汉语高频词“也”所指代的概念为‘大同小异’,在不同的句式中此概念可呈现为‘异畴类同’或‘同畴个异’。这一‘类同’的定位及程度是由讲者自己判定的。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含“也”的自然语料进行分析,可以细致地拟构听者的动态认知过程。“也”字既携带程序信息也携带概念信息,听者通过前者的指引可以找到后者。
作为方块字的汉语动词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以标识动词角色,而辨识动词的不同角色对语言分析和理解又极为重要。我们把这一明显有别于西语的汉语现象称作“汉语动词形态困扰”。 只要检索相应的字词库,计算机很容易辨别出哪些字或词带有动词属性。那么 这些所谓动词在实际语句中究竟有哪些角色?如何辨识具体充当哪个角色呢?
汉语中的饮食隐喻     饮食  隐喻  汉语语言  食物       2009/3/10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这使得中国人在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发展和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汉 语中充满大量的饮食隐喻,本文试从隐喻学角度结合汉语中的食物论证汉语中的饮食隐喻,以提高对汉语 的理解和学习。
“定金”与“订金”, 是两个不同意义与用法的词, 绝不是同音同义的所谓“异形词”。一般认为比较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却把它们作为异形词处理的。在释“订金”一词时, 说是“定钱。也作定金。”在释“定金”义时, 干脆说是“同‘订金’”。果真同义而通用吗?
前 言﹕自从读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之后﹐笔者为之激动不已﹐《整理表》的正式公布﹐尽管破天荒地看到“奇迹”的出现1﹐他的心情只是喜忧参半﹐因为他似乎看到文献露出一些马脚﹐语委实际管事人以后怎样推行整理表﹐仍是未定之天。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国家的语文政策已经走上康庄大道﹐“推荐词形”的主张﹐代表中国的语文建设脱离困境﹐进入21世纪新纪元。
字母词在台湾     字母词  台湾       2009/3/4
对于“字母词”1 使用于华语中究竟得当与否的争议历来不少, 讨论或关心此一话题的学者或期刊等, 亦遍及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及台湾等使用华语的地区, 而字母词在台湾从其被使用于报纸, 甚至教科书中的情形2 来看, 字母词的使用状况可谓是达到了某一种程度的稳定, 而台湾的教育界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并成为其“国语推行委员会”数据汇编的一部分3, 然而, 一般人对于各个字母词的理解与使用状况如何, ...
谈“玻璃”的简称     玻璃  简称       2009/3/4
一般认为“玻璃”是个联绵词(如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96页)。一般来讲,“玻璃”是不能分开来使用的,或者将“玻璃”中的某个字省略。如“我在擦玻璃窗。”不能说成“我在擦玻窗。”或“我在擦璃窗。”但“玻璃”也有省略的时候,下面举几个例子:   显微镜底下有两块玻璃,这两块玻璃常常是夹在一起的,玻璃中间夹有需要观察或化验的取样。这两块玻璃的上面一块,是很薄的,像...
“干嘛”能否代替“干吗”?     干嘛  取代  干吗       2009/3/4
“干嘛”一词在目前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字幕和报刊杂志中,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广泛,据笔者对个人所订的几份报纸和杂志的统计,“干嘛”的使用可谓司空见惯,而“干吗”却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