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专门史 >>> 人物研究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人物研究相关记录307条 . 查询时间(3.093 秒)
大凡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都可以归于两种类型,即创业型与守成型;而作为守成型的封建君主,他们的守成思想的形成原因却各不相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差异明显。本文试对嘉庆帝守成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略加探讨。
卓如编《冰心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书采用编年的方法,即大体上按作品创作或发表的先后顺序编辑。收入迄今为止冰心的全部著作和译文,包括尽可能搜集起来的未发表的文稿、部分书信和题词等。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全集,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冰心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心路历程,了解她的文学创作的成就和对我国现代、当代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从她真诚、正直、谦虚、朴实的为人...
《中国鲁迅学通史》(6册),张梦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共分上卷、下卷、索引卷。上卷:主要界定鲁迅学和鲁迅学史的概念和内涵,阐明研究鲁迅学史的意义以及本书的框架与要义;从宏观上描述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鲁迅学的发展史。下卷:从微观上透视鲁迅学研究的一些专题,对《野草》学史、阿Q学史、狂人学史、《故事新编》学史、杂文学史等主要专题学史进行学术梳理;对...
作者在广泛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掌握王渔洋传世的全部著作,包括手稿和抄本的流传、收藏情况,汇辑了大量有关王渔洋生平和交游的资料,从中爬梳剔抉,排比参证,最终撰成这部《王渔洋事迹征略》。书中对诗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交游、唱和、评论等涉及文学活动的材料作了较为细致的考订、系年,使他毕生的文学活动和业绩得以完整地呈现出来,并由此显现康熙朝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个侧面。本书希望以王渔洋生平为线...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梁淑安主编,中华书局1997年2月第1版。本书编写人员除主编梁淑安外,主要撰稿人另有王飚、牛仰山、连燕堂、陆萼庭、赵慎修、严敏学、裴效维(以姓氏笔画为序)。《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始于1984年,由中华书局编辑部发起并拟定全书体例,约请专家学者分任各卷主编。按时代先后分为七卷,共约1000万字。各编收入实现上起先秦,下迄五四运动时期。各卷独立成书,第七卷为近代卷...
《姚鼐与乾嘉学派》是王达敏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修改而成的,全书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姚鼐学术生涯第一次重大转折与戴震的关系、姚鼐与戴震的初晤及其拜师见拒时间考、姚鼐学术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折、乾隆帝学术宗尚的潜移、桐城文统的构建等。
本谱自梁天监二年(503)至陈天嘉元年(560),逐年谱叙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兄弟的本人事迹、所与交往及相关背景,广泛涉及当时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南北朝交通等方面情况,是关于南北朝对立时期南朝梁朝一代的一部“综合的历史”。“五十年中,江表无事”的南朝鼎盛时代,攸关梁朝生死存亡的两大政治事件“侯景之乱”、“江陵覆亡”,闻名于史的梁武帝佞佛,玄学史上的大同玄风,文学史上的宫体诗风,书中均有详细...
一般认为,《野草》是最能透见作者“灵魂的真与深”、最能揭示鲁迅个人真实的生命状态的作品,孙歌将鲁迅和《野草》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借助竹内好与沟口雄三独特的思想路径,来重新解读鲁迅与传统的关系,五四落潮后鲁迅的孤独、战斗与坚守,以及鲁迅在“绝望与希望之外”追寻生命原点的深刻体验与人生思考。
吴景超(1901—1968)是一个在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及新闻传媒等方面卓有成就且影响深远的人物。鉴于有关研究比较零散,相关研究资料多未经整理,我们编辑了这本集研究性、纪念性与资料性于一身的纪念文集。本书共分四编。第一编“研究与纪念”收录研究论文或纪念性文章21篇,部分已在他处发表者均由作者根据其研究进展进行补充和修改。第二、三、四编所录25篇,皆为1949年前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珍贵文献,包括吴...
作为晚清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背负着负面的社会形象,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身份淡化和转换成为买办超越污名化处境的策略之一。买办陈次壬是其中的突出例子,其通过诗词酬唱、从事慈善和搜救古籍等符合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和社会活动,融入晚清文人士大夫这一精英群体,并获得了他们的接纳和认可,淡化了其买办身份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文人笔下的“儒商”,甚至在其身故后得以入选方志善行列传,成功扭转了被污名化的结局。
这是一部纪念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学家之一、西周考古的奠基人张长寿先生和考古、古文献、古文字学家陈公柔先生的文集,由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主编。文集共有序2篇、追忆文章5篇、研究论文40篇。
历史人物书写往往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政治环境以及多样心态主导下形成的主观表达。传统时代,人物事迹被置于道德框架之下书写,人物评价及其形象被特定时代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心态所塑造。明清史传对永乐初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的书写,则是其中的典型个案。明人杨士奇所撰的《解缙墓碣铭》和《李至刚墓表》是后世史传中李至刚书写的祖本,李至刚“蒙垢简牍”的故事不断被复制、传播和再创造,最终影响到清代官修《明史》的道德性书写。这...
鲁迅与同时期的“五四”启蒙作家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不仅在作品中诠释启蒙精神,更对启蒙精神本身进行对话性的质疑和批判性的反思。从根源上来看,鲁迅对启蒙的反思不仅表现在以进行时的动态启蒙方式实现启蒙精神的真实践履,而且集中于对以“人”的启蒙超越对“物”的启蒙,并在启蒙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构建符合生命本身的价值尺度与文化理想。
《俄罗斯鲁迅研究精选集》是俄中两国学者合作主编的俄罗斯鲁迅研究第一本汉语版文集。本文准确传递了俄罗斯政府部门和中俄学界对“精选集”的高度评价,立足收入该书的俄罗斯权威研究家的代表性成果,对俄罗斯鲁迅研究的缘起、发展,以及成果类型予以精准呈现,以科学的编纂理念和严整的构思,全面、立体展现俄罗斯鲁迅研究的理论、视角、观点与方法,其间对“选集”中鲁迅与俄罗斯文学关系研究予以了着重审视与个性化评说。
孔子与济阳闻韶台(图)     孔子  闻韶台  儒家理论       2022/12/20
《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沉醉其中,以至很长时间品尝不出肉的滋味。“韶”即韶乐,又称舜乐,由舜帝所创。《吕氏春秋·仲春纪·古乐》载:“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韶乐主要用来歌颂尧的德行。尧在位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受百姓爱戴。舜感其德,作韶乐以歌颂传扬,教化后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