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考古”相关记录1930条 . 查询时间(1.635 秒)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2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十王宅东坊墙、东坊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外郭城北城墙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道路、车辙、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十王宅东坊墙墙基,外郭城北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2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国内最早的铁器、玛瑙、绿松石等遗物,不仅填补了塔城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空白,也为探讨准噶尔盆地西缘人群和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对中亚地区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研...
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后川村共发掘古墓葬229座,其中13座墓葬排列较为规律,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70件。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推测其年代为秦至西汉早期。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三门峡地区秦汉时期家族墓地以及葬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宝鸡西高泉村发掘春秋早期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小墓。墓向以东西向居多,墓主以屈肢葬为主,多有葬具一椁一棺,并多见头箱,未见腰坑、殉人。出土铜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仿陶礼器、日常陶器两类。通过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可看出这批墓葬为典型的秦人墓葬,为了解秦人进入关中之初的文化特征,研究秦文化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6年8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对陕西省子长市寨关山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获得一批较为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存。调查结果表明,寨关山遗址的文化面貌较为复杂,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的遗存,在与关中地区的文化面貌大体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与北方地区存在着显著的文化交流。
2021年6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丰都关田沟调查时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共采集石制品59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其中工具主要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凹缺器、手镐和石锤等,石制品面貌和技术显示出南方砾石主工业的鲜明特点。通过阶地比对和石器工业面貌对比分析,认为关田沟旧石器地点的石制品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该地点的发现丰富了重庆三峡库区旧石器考古材料,对于认识三峡地区石器技术的演进以...
2019年7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郭杜街道任家寨村南发掘古墓葬2座,其中编号为M1 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土圹砖室墓,出土器物50件(组),其中有墓志2合,确定墓主为唐代宰相戴至德和夫人博陵崔氏合葬墓。
《丹江口莲花池墓地》(图)
丹江口 莲花池墓地 秦汉时期
2024/3/20
本书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丹江口市莲花池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莲花池墓地发掘的142座墓葬,其中战国晚期晚段至西汉末年墓葬125座,明清墓葬10座,近代墓葬1座,年代不明墓葬6座。在详细介绍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出土最丰富的秦汉时期墓葬进行了随葬品类型学、墓葬分期与年代、埋葬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并探讨了秦汉时期丹江口库区秦、楚、巴文化的接触、共存、融合与汉文化的...
《出土简牍与秦汉帝国》(图)
出土简牍 秦汉帝国 天下观
2024/3/20
本书利用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长沙走马楼吴简等新出简牍,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对秦汉帝国的产生、特征、政治经济体制等进行探讨。内容涉及战国秦人的天下观对帝国建构的影响、官僚制的形成及演变、爵秩位体系与秦汉社会分层、土地赋税与徭役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