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宋代文学相关记录369条 . 查询时间(5.678 秒)
《东京梦华录》开创了以笔记描述汉族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的新体裁,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堪称《清明上河图》的姐妹之作,一本追述北宋都城...
宋代自传文学有别于前代的开拓与新变,表现在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的开发上,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了对于家国、生死、自我的深度思考,思想价值取向极为多元,由单一叙事文向多种文体交相融合,深化了自传文学的雅趣之美,加入了前代罕见的女性视角,宋元易代之际更有了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宋代自传文学中的雅好趣尚、女性视角和爱国情怀的新变,成为其在中国自传文学发展史上的特出之处和坐标价值之所在,象征着中国自传文学于宋代步...
《全宋词典故辞典》(合作,刘扬忠任第一副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曾获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伴随着宋学的普及与唐宋古文地位的提升,宋代文章学在日本江户后期至明治时期被积极接受。这一时期,日本文话表彰宋文、吸收宋人文章观念,甚至直接引用宋代古文家论述;日本学者也对以《文章轨范》为主的宋人所编古文选本进行批点、补充和模仿,并借鉴宋人对古文的阅读和编选方式及圈点符号、批评术语等。江户后期至明治时期对宋代文章学的接受是对江户中期古文辞派重辞轻理文章观的反拨,也是文以明道的古文基本属性的回归,宽政...
辽立国于草原,其文学先天具有游牧民族质朴爽朗的特色;宋承袭中原传统,其文学则底蕴深厚、发展全面,具有恢弘开阔的正统气象。辽与宋各凭藉其自身的优势,在长时间的对峙与交往中,以相互竞争为核心方式、以相互影响为基本态势、以相互欣赏为主流格调,实现了多层面的文化的交流,也形成了两大特色文学的互动特征。二者最终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完善自身并强化了自身特色。
学界过去在书写南宋文学史时,是不大重视南宋诗僧的。然而无论是从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而论,南宋诗僧的创作并不逊于北宋诗僧,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要超越北宋诗僧。本书的作者对南宋临济宗诗僧展开研究,有助于对南宋文学做出合理的阐释与判断。全书28.9万字。
本书论及宋代诗画之间的关系。在文化综合的新视角下,本书在细节上力图推陈出新,开发新解,分上下两编,各四章,分别以“枯树与水墨花鸟”与“枯景与水墨山水”为主题探讨宋诗中的自然与水墨形式的绘画之间的关系。全书共35万字。
最近几十年,宋代文学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时代,如何继往开来,作出新成就,无疑是值得宋代文学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苏轼与西湖     苏轼  西湖  地理意象       2016/11/24
西湖,是苏轼文学生命中不断出现、反复歌咏的标志性地理意象。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抒写游览杭州、颍州、惠州等各地西湖的真切感受,体现出心态、情趣的变迁。西湖是慰藉诗人的情感港湾,温润怀抱,滋养心田,既彰显出风雅文士的潇洒风度,也成为其漂泊人生当中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明清诗话评论陶渊明诗,传承注重渊源的传统,对历代论述陶诗渊源的众多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辨,证伪论正,推陈出新,堪称历代陶诗研究的集大成。本文以爬梳明清诗话文献为中心,归纳明清诗人对于陶渊明诗渊源的重要论述,辨析陶诗是否"出于应璩",陶渊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陶渊明四言诗与《诗经》的关系等重要争议问题,以期梳理明清时期陶渊明诗歌典范的建树过程,并通过具体诗作评论的辨析,恰如其分地确认陶诗的特质...
南宋心学派秉持“心正则笔正”、“修己作文初非二事”的理念,将人品与文品视为一体。在他们看来,作者的人品对于诗文价值的高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的气质是保证其作品端正方直的根本前提。只有当作者超越凡俗的、高尚的精神内涵渗透到作品中,才会起到感发人心的作用。因此,作者需要先立乎其大,以持守本心作为创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反其本而充之,实现言传心声、情由中发的创作目标。
宋代洛学派之文学观     宋代洛学派  文学       2015/5/12
宋代洛学派之文学观。
奝然与《孝经》     奝然  孝经  古籍       2017/8/23
关于奝然入宋之时是否带来了中国散佚已久的《孝经》的问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日本学者当年在考证奝然入宋时是否携带中国的古籍并将之进献给宋廷的问题上,基本上是众口一词的,他们认为奝然在谒见宋太宗之时把《孝经》和《越王孝经新义》两卷经书献给了宋廷,这就是说奝然开启了汉典籍回归中国的先河。其代表人物有西冈虎之助和木宫泰彦[①]等人。中国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同意这种看法,近年出版的一些论文和著作[②]中就可...
道家美学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诗词中展现出的崇尚真朴,傲视荣贵的思想品格;提出了寓意于物,游于物外的审美态度;其被贬谪期间的作品展示了他看穿忧患,随缘自娱的超然的人生境界;在文艺创作上提出了随物赋形、成竹于胸、反对雕琢、因任自然等重要理论观点。
陈寅恪先生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277 页)。天水一朝向来被冠以积弱的名号,但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两宋时期内忧外患无时不有的情形下创造出来的。崔际银教授新著《文化构建与宋代文士及文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年9 月版,以下简称《文化构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