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态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微生物生态学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0.875 秒)
微生物在自然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方向以陆地、海洋、肠道等环境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分离、和挖掘微生物及其合成的酶、次级代谢产物等资源,研究系统分类与进化规律,深入解析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功能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达到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健康生活的目的。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以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核心,围绕微生物基因组编辑与分子改造技术、微生物生态与资源利用技术、微生物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技术三个研究方向进行整体布局。通过发展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等重要模式微生物的遗传操作系统,阐明微生物遗传及其代谢生理的机制基础,挖掘微生物的功能潜力,拓展微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致力于完善和创新微生物技术体系平台,并为生物制造创造生物新机能...
2022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成树团队以Suppression of the insect cuticular microbiomes by a fungal defensin to facilitate parasite infection为题在ISME Journal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球孢白僵菌通过分泌抗菌肽抑制昆虫体表微生物组,从而促进真菌穿透昆虫体壁的...
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统称为极地,代表着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如低温、强紫外线等。极地地区极端环境极大限制了高等生物(如植物)的生长,但孕育了大量且独特的微生物,是研究微生物适应极端环境、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的天然实验室。相较与全球非极地地区,极地地区土壤环境具有哪些特有和共有的微生物类群,其多样性特征及驱动机制等基础科学问题尚未明晰,阻碍了我们对...
经过3次粪菌移植,患者高先生水样便逐渐好转,大便隐血基本消失,肠源性感染控制良好,血培养转阴……近日,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监护室收治的一名重症患者,经特殊的“粪菌”治疗后,已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土壤微生态学科团队依托“辽宁省微生物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个省级平台,由20名微生物相关技术专家组成,多年来以农业微生物为研究主线,在土壤微生态调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土壤改良及设施作物提质增效等方面拥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产品。
通过直接提取药用植物样品的总DNA,采用长度多态片段PCR (length heterogeneity PCR, LH-PCR)技术研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党参、麻黄和独一味3种药用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 同种植物根、茎、叶的LH-PCR图谱相似度很高,条带丰富度差别不大;但不同植物样品之间的差异较大.党参的植物样品条带丰富度最大,麻黄次之,独一味最低.3种药用植物中474 bp长度的细...
采用巢式-PCR、DNA克隆测序技术,对西双版纳地区野生与栽培绞股蓝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试验共获得551个含有丛枝菌根真菌18S rDNA 片段的克隆子,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得到100个RFLP类型,将其划分为20个序列类型,分属于7个科.将20个序列类型的相关序列与Gene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有5个可以鉴定到种,分别为Glomus viscosum、C...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与减量20%化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微生物、青枯病防效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化肥(CF)相比,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OF)或生物有机肥(BIO)均显著提高了烤烟根际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配施生物有机肥还显著提高了烤烟根际放线菌的数量,比OF增加44.3%,且真菌数量呈下降趋势.与CF处理相比,OF或BIO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烤...
全球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量种植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转基因作物对包含土壤微生物在内的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的忧虑.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包括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对非靶标土壤微生物的直接影响,也包括因外源基因导入而植物根系分泌物组分变化引起的间接影响.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能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但是,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力度有...
运用单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15、20、25和30℃)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3.0×106和5.0×106cells/ml)对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总生殖率、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等生活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总...
胞外多糖是微囊藻形成群体的物质基础,营养盐是否会通过影响微囊藻多糖的含量进而影响群体的形成还不清楚.在室内培养实验中,设置不同N、P浓度的培养液并测定对数期胞内的细胞组分以及3种形态的多糖含量,从而探讨N、P对细胞中多糖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RNA在细胞中的含量相对恒定(约2.0pg/cell).N对单细胞的蛋白质和多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N浓度的升高显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中总糖的含量降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与Zn(30和400 mg•Kg-1)、Cd (1和15 mg•Kg-1)单独或复合胁迫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药用成分——总皂甙含量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均能抑制细菌、放线菌、氮素生理类群的生长,其数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不断减少;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随酸...
从庐山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JXJ0071,研究了该菌的孢子、菌丝体和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藻活性以及溶藻活性成分的稳定型,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JXJ0071的孢子体和菌丝体均能使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显著降低。该菌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溶藻活性,在藻密度为1.0×107 mL-1的藻液中加入体积分数φ为2%的该菌发酵上清...
由于滥用抗生素,人类致病菌的耐药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据统计,细菌感染80% 以上与细菌生物被膜有关。近年来,有关细菌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乃至机理已有报道,但就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关系却报道较少,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为解决致病菌耐药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立足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结合本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内容,拟阐明细菌群体感应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