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相关记录17552条 . 查询时间(3.614 秒)
钱币中的拜占庭皇权研究(图)
钱币 拜占庭皇权 古典文化学
2025/1/8
《徽学》创刊于2000年,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刊发海内外高水平徽学研究成果。《徽学》始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开放性的办刊理念,尤其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目前开设有“文献与文书”、“宗族与社会”、“徽商与经济”、“学术与文化”、“学术述评”、“比较及其他”等专栏。自刊行以来,《徽学》经过数次改版,现每年分为两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是一个理解中国文明的关键概念。正统论,简单地说,就是在历史编纂中,怎样纪年以叙事?用什么标准来标记历史时间?这其实是一个如何为历史立法,从而为人间立法,也是为宇宙天地立法的大问题。所以说,正统论具有中国文明的“元叙事”的意义,它是用一套历史哲学来讲的政治哲学,又安置于一套宇宙论中,其中蕴含着一整套文化价值原理,承载着中国文明的基本精神结构,关乎中国文明整体性的自我认识、自我...
湖南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作为湖南省首批专业特色智库,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党中央“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为目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传播为切入点,是立足湖南、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跨学科、综合性新型智库。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旨在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致力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内在演进机制、变迁发展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阐释,以及形象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实践。
《简帛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秦汉史研究室主办,创刊于1993年。2001年起改为年刊,2015年起改为半年刊。历任主编有李学勤、林剑鸣、谢桂华、卜宪群、杨振红,现任主编为邬文玲、戴卫红。
《殷周历史与文字》创刊于2022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学科与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的学术集刊,目前已编辑出版两辑,即创刊号第1辑,与近期出版的第2辑(2024年4月),均在中西书局出版发行。
中国历史研究院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6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而成立的五个中心之一。
《朱子学研究》原名《朱子学刊》,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上饶师范学院联合主办。2014年前每年出版1辑,2015年开始每年出版2辑。2019年第32辑改为今名。三十多年来刊物不断耕耘,在学界享有较强的影响力,积攒了较高的学术声誉,2021、2023年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收录集刊。
中国历史研究院二十四史研究中心(Centre for Twenty-Four Histories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History,简称CTFHS),旨在建立稳定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和协调海内外相关研究力量,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二十四史、历史学和文献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前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增进国际间学者的了解与友谊。
《简帛学理论与实践》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目前已出版两辑(2021年11月,2024年6月)。本刊专注于简帛学理论的探讨,始终贯彻理论源于实践的理念认识,坚持“根植研究实践,推进简帛学理论构建”的原则,扎实推进和引领当今简帛学理论的学术前沿研究,占据和把握简帛学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本刊自创刊之初就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联合中日韩三国简帛学研究力量...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所收论文由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撰写,既体现了学术界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供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有利于魏晋南北朝史乃至中国史的深入研究。
《欧亚学刊》国际版是为了响应全球化的形势下,内陆欧亚学发展对学刊提出的新要求,贯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请进来”战略,而创办的国际刊物。国际版刊载国际一流水平的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范畴的专题(或资料)研究论文,可用中文、英文、日文、俄文四种文字发表。通过直接刊载外国学者的研究论著,从而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清史论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的专业集刊,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清史学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术刊物。在历任主编杨向奎、王戎笙、张捷夫等先生的主持下,我们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即使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的岁月里也从未放弃。其间,海内外学术界给了我们大力支持和爱护,使本刊得以基本保持每年出版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