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系统学 控制理论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 信息科学秘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相关记录543条 . 查询时间(2.246 秒)
孙静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理论及其在汽车发动机、燃料电池堆、舰艇等中的应用等。邮箱:lcjx@mail.neu.edu.cn
丁进良,东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智能建模与智能优化与控制、生产全流程运行优化、工业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杰出青年基金、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00余篇。1篇论文获IFAC会刊Control Engineering ...
姜钟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稳定性理论、鲁棒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复杂大系统理论及其在通讯网络、欠驱动力学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智能电网和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强静仁,男,中共党员,博士,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2010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周平,男,湖南人,现任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IEEE高级会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MMM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计算智能学会神经网络技术委员会“随机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工作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委会委员以及环境感知与自动化专委会委员,担任《控制工程》、《新型工业化》等多个期刊编委。周平教授主要从事工业过程运行优化控制,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
尚云。最高学历:博士。 最高学位:理学博士。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量子点元胞自动机的辅助设计,量子逻辑。
截2022年至1月1日,“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官网公布了竞赛全部成绩,西安交通大学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43个、三等奖64个,并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奖队伍数量创历史新高。
针对传统的CDN流量调度系统大多采用启发式方法或规划方法,存在维护成本高,实时性不足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CDN流量调度系统设计框架。该框架基于马尔科夫链设计了故障告警网络来触发调度,建立了基于stacking模型的质量评估奖励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流量调度进行定义和建模,构建了基于DQN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调度框架的有效性。
秦家虎,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安全与控制、多机器人系统协同控制、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等。其中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决策与控制方向主要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学习与决策、竞争与协作及其在微分系统、智能电网和学习系统中的应用;信息物理系统安全与控制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物理系统的攻击与防御、不同网络攻击环境下的远程估计与控制问题;多...
韩国军,博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信息存储与编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IEEE高级会员。主要从事前沿差错控制编译码技术、存储器件与系统、智能通信及车联网技术研发。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7年,分别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悉尼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及合作交流。近年来在IEE...
黄国顺,工学博士,教授,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等工作。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访问。长期从事知识表示、推理和知识约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重要期刊《软件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控制与决策》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9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参...
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文件《哈尔滨工程大学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哈尔滨工程大学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2021年修订)》、《关于开展2022年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秋季学期招生工作的通知》,现将2022年秋季学期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通知如下。(见正文)
简介: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高电压与绝缘、电力系统暂态、电力设备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主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等本科课程;“交流电机理论”、“电力电子电磁兼容”等研究生课程。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申请专利二十余项。
袁晓军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目前为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至今,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编委会成员;2016-至今,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编委会成员。致力于机器学习、无线通信、信息论以及统计信号处理的前沿基础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香港...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领域的国家和省部级等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翻译教材1部,参编译著1部,出版教材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新型实用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曾获省部级“育才奖”银奖,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享受人才岗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