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投资经济学 效应”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328 秒)
负债融资能与创新投入产生协同效应吗
负债融资 创新投入 公司绩效 协同效应
2018/7/3
通过研究公司融资行为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负债规模与创新投入不相关、短期负债与创新投入正相关、银行借款与创新投入负相关,即不同的融资行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融资行为与投资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不管是从负债融资的规模角度、期限角度,还是从来源角度来看,负债融资与创新投入的交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即公司的融、投资行为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带动效应
创业投资 引导基金 挤出效应 放大效应
2017/5/16
本文使用2008 ~ 2015年669家获得创业投资的企业数据,针对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投资于早期创业企业的带动能力进行实证检验。在引入工具变量消除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之后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无论是以合伙制企业形式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还是国有创业投资公司,在早期对企业投资后都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但对企业整体吸收创业投资金额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同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私人资本的投资...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
社会责任 噪声交易 股市效应 累计超额收益率
2016/5/16
本文以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100强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 ~ 2013年共五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噪声交易与股市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与企业股市效应正相关,但不显著;企业对股东、政府、供应商和员工的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股市效应显著正...
半强制分红政策的总体效应分析——基于DID模型的检验
再融资 半强制分红政策
2015/5/26
本文以2006年证监会出台“再融资企业20%分红要求”作为中国上市公司半强制分红“实质监管”的分水岭,考察了强制分红政策的总体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上市公司(SEO组)在“实质监管”后现金分红并未增加,非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非SEO组)在“实质监管”后现金分红则显著增加。这说明我国2006年之后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一定的“分红文化”倡导效应。
中国股票市场上的“隔夜效应”和“午间效应”研究
隔夜效应 午间效应 交叠样本
2014/1/13
我国目前关于非交易时期信息对股市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周末效应'和'节日效应'上,而缺少对其他非交易时期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定义了'午间效应'和'隔夜效应'之后,使用交叠样本法和ARMA—GARCH模型对深沪两市上的午间休市和晚间休市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深沪两市均存在持续稳定的'隔夜效应';同时,在某些年份,两市存在显著的'午间效应',但这种效应不具有持续稳定的特性,...
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2010/9/15
我国引进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主要在于引进内含在其中的先进技术。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的29个省份(市、自治区)1999—2006年共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外观设计创新产生影响,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技术创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89-2005年的公共财政科技投资与社会科技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公共财政科技投资与社会科技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出公共财政科技投资对社会科技投资具有带动效应。
云南省引进FDI挤出效应和产业结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FDI 云南省
2009/2/19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FDI自1984年进入云南省以来,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及总量从小到大,增速逐步平稳,质量逐年提高的进程。伴随着云南经济外向型发展战略的确立及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引进FDI愈发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
两岸经贸关系自1979年开始交往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两岸经贸的发展,特别是台资企业在大陆的迅速崛起,在台湾岛内引起了不小的联动效应,如工商企业“投资热”一波胜过一波,民众各界“登陆潮”一浪高过一浪,朝野党团推动两岸“三通”前仆后继,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戒不住两岸经济融合等。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两岸人民的密切往来和经济的更加融合,台湾同胞最终会在事关台湾前途的...
外商直接投资对武汉市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武汉市 外商直接投资
2008/11/17
1990至2005年间,武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除1996年外,一直持续增长,由1990年的1135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33998万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37.443%。
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效应
外国直接投资 区域分布 经济效应
2008/9/17
本文研究的是国内投资、外国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绝对差异
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以及基尼系数等多种观测指标对我国各地区间的GDP 总量差距、
国内投资数量差距、国内投资效率差距、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差距和国外直接投资效率差距等
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和运用了以经济增长理论为背景的多方差分析模型,
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
论中国FDI经济效应的转变
转变 FDI经济效应 中国
2008/8/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流入,许多学者批评外资的负面效应,如技术含量偏低,技术扩散效应不显著等,其实不同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完全不同。本文分析了各阶段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经济效应,并认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效应由以总量增长效应为主转变到以产业升级及技术外溢效应为主上来。
内容提要:
本文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在该地区的溢出效应明显存在,且其外溢效应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笔者认为,跨国公司FDI溢出效应的强弱受东道国企业吸纳水平的影响,而吸纳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企业的动力与能力。长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及市场化进程状况是它获得较多FDI技术溢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索洛剩余
作者简介:李晓钟,...
【摘要】:本文通过经验研究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外直接投资和港澳台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规模的内资企业(大、中、小型企业)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发现,除了国外直接投资对大型企业不存在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小型企业以及港澳台直接投资对所有规模的企业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外溢比邻优势;外商直接投资拉大了东西部企业生产率的差距,其中港澳台直接投资对...
【摘要】本文针对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往往只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而忽视人力投资结构研究的现状,把教育和健康看作是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假设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形式组合生成。通过扩展Mankiw、Ronmer和Weil(1992)模型(简称MRw模型),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