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DNA相关记录2322条 . 查询时间(0.257 秒)
在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海量数据是AI解锁大模型的钥匙。当前,硬盘、磁带、U盘等硅基存储介质存在寿命短、能耗高、占用空间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随着DNA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分子自组装的精准控制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新一代生物材料和纳米工程提供了全新思路。DNA作为一种可编程的生物大分子,其自组装能力在三维纳米结构构建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然而,实现三维(3D)DNA晶体宏观尺度上的均一、可控,一直是DNA纳米技术面临的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实验室新型药物制剂材料与技术团队联合纽约大学团队,...
2025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Checkpoint kinases regulate the circadian clock after DNA damage by influencing chromatin dynam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粗糙脉孢菌检查点激酶CHK1和CHK2响应DNA损伤,并通过重塑染色...
2025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童明汉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黄旲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 vitro reconstitution of meiotic DNA double-strand break form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体外表达和纯化的小鼠SPO11-TOP6BL复合体,首次在体外成功重构DNA双链断裂(D...
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nts, SV)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基因组进化和优异农艺性状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探究如何高效精准地操纵植物基因组结构变异对植物性状改良和农业生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CRISPR/Cas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包括Cas核酸酶、碱基编辑(Base editors, BE)和引导编辑(Prime editor, PE)等,已在植物性状改...
2024年12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通过发展与扫描隧道显微镜相结合的亚纳米分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首次在单碱基分辨水平上展示了单根短链DNA分子序列结构的实空间化学识别。该成果于11月27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在线发表。
树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的小型哺乳动物,因其高脑重比,被认为是最接近灵长类动物的哺乳动物,适于作为新的模式物种在神经科学领域进行研究。表观调控关键因素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调控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树鼩开展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机制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研究树鼩大脑的DNA甲基化模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表观调控在灵长类大脑进化中的作用,同时提高树鼩作为模式物种的实用性。
2024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陆晓杰团队联合许叶春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 “Covalent DNA-Encoded Library Workflow Drives Discovery of SARS-CoV-2 Non-structural Protein Inhibitors” 的文章。该研究开发了共...
2024年11月12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夏军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 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de novo and maintenance DNA methylation by DNA methyltransferases in post-implantation embryos”(DNA甲基化...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博课题组在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题为“CRISPR-AsCas12f1 couples out-of-protospacer DNA unwinding with exonuclease activity in the sequential target cleavage”(CRISPR-AsCas12f1结...
2024年11月14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博课题组在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题为“CRISPR-AsCas12f1 couples out-of-protospacer DNA unwinding with exonuclease activity in the sequential target cleavage”(CRISPR-A...
2024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瞿昆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文章“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thodologies for detecting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系统性评估了7种在测序数据中鉴定eccDNA的分析算法及7种不同实验建库方法的性能和差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邓兆祥教授、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研究团队利用可编程DNA链替换反应精准调控纳米粒子催组装过程,构建了一系列无信号泄漏的DNA逻辑运算器件。相关成果以“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Computing by Colloidal Crystal Engineering with DNA”为题,2024年10月25日在...
DNA作为一种优异的自组装材料在指导纳米颗粒的精确和可编程组装方面被广泛探究。其中,一元体系是理论上进行自组装的最简洁设计。这种各向同性的设计允许溶液中的所有构建块以相等的可能性结合,同时也简化了在外部刺激下基本单元组装行为的调节过程。然而,因为单体合成过程很难与组装过程严格解耦,从而导致对组装的不精准控制,所以一元体系很少被采用。
2024年10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邵振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DNA cytosine methylation suppresses meiotic recombination at the sex-determining region”,该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