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圈”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1/16/20231161755842.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15/26/20215269136782.jpg)
2021年5月20日至22日,2021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举办。来自全国气象装备和气象服务创新企业、防雷设备及水文仪器等近200家单位参展,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2021年4月1日,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IAMES)“科学大讲堂”首期报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开讲,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为第一期主讲,共计500多名师生线上线下参会。
第三极地区(Third Pole, TP)是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亚洲高海拔地区。TP分布着约10万平方公里冰川,这是在南北极以外的地球最大冰川群。TP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恒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湄公河、萨尔温江、阿姆河和锡尔河等),为下游数百万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TP海拔高、覆盖着大面积的积雪、冰川、冻土和湖泊,对区域气候有深远的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TP...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10/19/2020101917123362.jpg)
黑碳可通过改变直接辐射强迫、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雪冰反照率、以及相关反馈机制,显著影响大气圈和冰冻圈的能量平衡,对全球气候系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全球变暖背景下,黑碳导致的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冰川消融,影响着区域的水循环及水资源。针对全球范围内雪冰黑碳研究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康世昌团队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等相关科研人员合作,全面...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10/15/20201015153114733.jpg)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评估全球雪冰中黑碳分布及其对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图)
全球雪冰 黑碳分布 冰冻圈变化
2020/10/15
黑碳可通过改变直接辐射强迫、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雪冰反照率及相关反馈机制,影响大气圈和冰冻圈的能量平衡,对全球气候系统造成影响。全球变暖背景下,黑碳导致的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进一步加剧冰川消融,影响区域的水循环及水资源。针对全球范围内雪冰黑碳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康世昌团队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等合作,全面评估全球雪冰中黑碳分布及其对冰冻圈变...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5/16/20205162049314.jpg)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丛书出版发行(图)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出版 气候
2020/5/16
近日,《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丛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的出版是冰冻圈科学向深入发展、向成熟迈进的实证,也是中国冰冻圈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冰冻圈科学开始迈入了系统化研究阶段。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05/18/202051810124503.png)
《水俣公约》自2017年8月正式生效后,全球汞的研究进入了后公约时代。《水俣公约》旨在控制人为源汞的排放,但人为源汞的排放只占了全球汞总排放的30%,而全球60%的汞排放来自于先前沉降汞的再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沉降汞的再排放的强度与时空分布,均受控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格局改变等相关因素。因而,人为活动-气候变化-植被分布格局/土地利用的协同与反馈机制研究,不仅是理清陆地生态系统中汞循...
海洋和冰冻圈变化有关的极端事件、突变及其影响与风险
海洋 冰冻圈 极端事件 风险管理
2020/7/17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于2019年9月在IPCC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第二次联合大会上得到审议通过,并得到了IPCC第51届全会接受和批准。
冰冻圈是高山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着全球约10%的人口。近几十年来,冰冻圈变化对山区和周围地区的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海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910/25/20191025103238498.jpg)
在今年6月召开的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综合气象及相关科学发展,考虑经济社会对全球气象界服务需求的趋势,第一次十分明确地指出,全球气象事业到了一个全新的转折点:气象业务将转向在无缝隙的地球系统框架下推进天气、气候、水和环境业务。这或许意味着,地球系统的概念和地球系统模式的开发,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摩纳哥当地时间2019年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报告强调,采取及时、有雄心的协同行动,应对海洋和冰冻圈前所未有的长期变化势在必行。
“北极海冰正在以每十年缩小约13%的速度缩减,若地球升温达到2℃,北极海冰有可能在某些夏天完全消失。”9月25日17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摩纳哥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
IPCC《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解读
全球1.5℃增暖 冰冻圈 影响 可持续发展
2020/7/22
在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中,冰冻圈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冰川、冻土、积雪和海冰等冰冻圈要素加速退缩,进而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研项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