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 molecular相关记录190条 . 查询时间(0.727 秒)
近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陶永光团队与湘雅医院刘双研究员和肖德胜团队在国际肿瘤学期刊Molecular Cancer(IF=41.444)发表了题为“The chromatin‑associated RNAs in gene regulation and cancer(在基因表达和癌症中的染色质相关RNA)”的综述。肖德胜教授、刘双研究员和陶永光研究员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上海市王应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基金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分子诊断高峰论坛暨《临床分子诊断学》与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第二版编写启动会于2022年11月3~4日以线上和线下(分别设有北京和南京会场)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胜利召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代谢性肝病,可以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率。目前,NAFLD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成为肝脏领域和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代谢性肝病,可以增加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跃来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题为“Piezo channels in the urinary system”综述文章。
经过近70年不间断的防控,我国提出于2030年消除血吸虫病的宏伟目标,并写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诊断工具在与血吸虫病的斗争中发挥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诊断工具应适应各防治阶段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目标。现阶段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水平及居民和家畜感染强度不断降低,需要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诊断工具去发现病例和满足敏感有效监测体系的需要。分子诊断技术包括变温扩增和等温扩增有可能克服传统病原学...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赞贤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ancer (IF=27.4)发表了题为“M6A-mediated upregulation of circMDK promotes tumorigenesis and acts as a nanotherapeutic targe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circMD...
Hippo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耐药等不同阶段,是一个理想的肿瘤治疗靶点。近年来,开发靶向Hippo通路的抗癌疗法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相关药物进入临床。明确Hippo通路调控机制是分子靶向治疗研发的重要基础。然而,Hippo领域近二十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路组分的鉴定及功能解析,分子机制研究则相对滞后。
2022年3月2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Ⅱ科朱晒红、朱利勇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2020 IF: 27.401)上发表题为“Liquid biopsy at the frontier of detection, prognosis and progression monitoring in colorectal cancer”的高水平论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Ⅱ...
2022年2月22日,深圳大学基础医学院陈玮琳特聘教授团队在中国免疫学会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Top,影响因子11.53)在线发表题为“MEF2C promotes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Th1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转录因子MEF2C促进IL-12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Th1细胞反应...
带有开放阅读框(ORFs)的RNA只占基因组总RNAs的不到2%,其余98%的RNAs均为非编码RNA(ncRNAs),环状RNA(circRNA)即是其中一类。大量证据表明ncRNAs不仅参与细胞应答和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也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识别肿瘤中异常表达的ncRNAs,对于进一步理解肿瘤发生及进展的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断和靶向特定分子进行精准治疗的必要途径...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的贾浩副研究员等最近在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ncRNA IFITM4P is activated through LPS/TLR4 and promotes immune escape by up-regulating PD-L1 via dual mechanism during oral carcinogenesis”的学术文...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一种人群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占到普通人群的2-3%,同时颅内动脉瘤每年破裂出血率为1.9%。破裂动脉瘤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出血导致直接脑损害以及迟发的脑缺血,因而该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据报道,大约三分之一的SAH患者死亡,三分之一的幸存者亦多有残疾或明显的神...
2021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牛侨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JCR1区、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8.886)在线发表题为“Whole-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luminum-exposed rat hippocampus and identifification of ceRNA network...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金哲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IF:27.4)发表了题为“A novel protein AXIN1-295aa encoded by circAXIN1 activates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的原创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Cir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