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道教 >>> 道教哲学 道教文献 道教艺术 道教史 道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道教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2.317 秒)
2022年,由美国华人博物馆与上海市道教协会共同筹办的《道教:追寻天人合一》文化展(Taoism:Pursuing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在美国华盛顿美国华人博物馆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 50 余位嘉宾出席了文化展开幕仪式。
为加强宗教团体建设、规范道教事务管理,2023年2月17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道教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眉山市委统战部、东坡区委统战部、东坡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全体会员参加会议。
云南省道教协会成立于2003年,是全省道教徒和各宫观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
2022年3月19日19:00,厦门大学人文大讲坛第108讲、朱子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第54讲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温海明教授担任主讲,主题为《从朱子<周易参同契考异>到<新古本周易参同契明意>》,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师生、国学与道学爱好者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哲学系黄永锋教授主持。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建立元朝后,又一次缔造了中国史上的大一统。元朝承袭中华政治传统,采用中央集权制,但对宗教的管理却不同于前代。面对其境内并存的各种民族宗教,“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策被元朝政府广泛应用。
“黄老道”一般被认为是道教的前身,作为“黄老道”渊源的“黄老学”不仅是一种“言”,同时更是一种“术”。黄老学的重心由“治国”转向“治身”,并在东汉发展成为“黄老道”,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逻辑需要;在此过程中,推动“黄老学”向“黄老道”发展的方士,并非仅属“方仙道”一系人物,还应包括“方技”与“数术”两类人士。此外,“黄老道”在东汉时期已经具有宗教性质,其间佛教的传入曾产生了很大刺激...
2021年5月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固盛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老学通史”结项鉴定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彭南生,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易凌云,历史文化学院分党委书记纪红、院长吴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铁基,鉴定专家组成员和相关学院师生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结项鉴定会。
2021年4月13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先生与扬州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们分享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追求“游刃有余”的人生》。针对当下青年人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的生存境遇,刘教授从道家哲学的“自然”理念出发,提出“游刃有余”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理想的人生状态。刘先生通过解读“庖丁解牛”寓言的道技关系,总结出古老故事对现代人的几点启示:依靠技艺、专注精神、兼顾天资、不忘勤奋,追求自身的满足感,...
近日,由我校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教授主编的《中国道教通史》(全五卷)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道教通史》是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50万字,分为五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
日前,我校正式发文决定聘任学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霍巍教授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他们将在校内与两院院士享有同等待遇。詹石窗现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导,是我国道教文化研究、宗教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霍巍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是我国秦汉至元明考古领域的著名学者。
应马来西亚道教总会会长陈和章道长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长黄信阳道长、副秘书长李兆彩于3月20日至24日赴吉隆坡,参加马来西亚第二十三届道教节暨第六届道教花车游行活动,恭贺道祖太上老君圣诞千秋。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上午,以“道气长存,宗教和谐”为主题的马来西亚第二十三届道教节祈福法会,在雪隆重精开武体育礼堂举行。在道教高功如法如仪的敬神科仪后,黄信阳副会长同陈和章会长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
2019年3月10日,敦聘陈鼓应教授担任我校特聘教授仪式在行政楼1111会议室举行。仪式由文学院院长程国赋主持,校党委书记林如鹏出席仪式并发表聘用致辞,同时还为陈鼓应颁发聘书。此外,文学院和法学院相关领导及近百名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敦聘仪式。陈鼓应教授是道学文化研究专家,此次到访,他参观了暨南大学校史馆并应邀举办了两场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讲座。据悉,陈鼓应教授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目前是北京大...
2019年2月26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考古人员在四川省成都市沙西线彭州支线区域发现三座墓葬,时代均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一方华盖宫文镇墓券,为罕见的宋代道教遗物。
2018年6月9日,由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金会、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河南道教史》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中国道教学院朱越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道教室主任汪桂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霞研究员等国内道教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紧紧围绕河南道教史的区域特点及其在中国道教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河南道教史》书稿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及其不足之处等提出了自己真知灼见。
中国哲学研究室姜守诚副研究员著《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计46万字,是姜守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的最终结项成果。该项目于2014年12月获立项资助(批准号:14FZJ003),于2016年3月结项(证书号:20165034)。2008年8月~2009年7月,姜守诚应邀赴台湾的“国立”成功大学(简称“成大”)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对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