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真菌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真菌学相关记录1008条 . 查询时间(2.664 秒)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广谱性绿僵菌,其下调单胺氧化酶的表达或不表达,或者其体内色胺的含量高于野生型广谱性绿僵菌,所述重组广谱性绿僵菌为其菌株本身,其后代、其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其产生的菌丝体或者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在该重组广谱性绿僵菌中敲除单胺氧化酶基因,其能够显著提高广谱罗伯茨绿僵菌中色胺的浓度,进而显著提高杀虫效率,使野生型广谱绿僵菌的半致死时间LT50从7.33±0.445天缩短到6.136±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调或不表达单胺氧化酶的重组广谱绿僵菌, 或其中色胺含量高于野生型广谱绿僵菌,重组广谱绿僵菌是菌株本身,菌株后代,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菌株产生的菌丝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从重组广谱绿僵菌中敲除单胺氧化酶基因,显著提高了绿僵菌中色胺的浓度, 从而显著提高其杀虫效率,使野生型广谱绿僵菌的半致死时间LT50从7.33±0.445天缩短到6.136±0.488天。 本发明的重组广谱绿僵菌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蝗绿僵菌,其能够表达磷酸甘油酸激酶。在该重组蝗绿僵菌中导入的基因为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其能够显著提高专性菌蝗绿僵菌中果糖?6?磷酸的浓度,显著提高杀虫效率,使蝗绿僵菌的半致死时间LT50从7.045±0.211天缩短到5.617±0.187天;且对环境无害,生物安全性好,对人类无毒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广谱性绿僵菌及其用于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用途,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重组广谱性绿僵菌表达下调的单胺氧化酶或不表达单胺氧化酶,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培养冬虫夏草菌的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以及复合维生素B和菜籽油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所述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菌的方法。本发明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冬虫夏草菌液生分生孢子具有培养周期短、产生分生孢子浓度高、更不易污染其它微生物等显著优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利:Recombinant Metarhizium acridum,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本发明提供了冬虫夏草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包括:1)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冬虫夏草鲜草并收集弹射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2)将步骤1)收集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洗涤后稀释得到子囊孢子稀释液;3)将适量步骤2)所述子囊孢子稀释液在水琼脂平板上涂布展开、培养并萌发形成菌丝团;4)挑取单个子囊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团转移至液体培养基继续培养,所述菌丝团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产生一定数量芽生孢子后,接种至新的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杉木球果假单孢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1?3?2是从杉木球果中分离得到,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843;该菌株具有高效抑制多种杉木真菌性病害的发生,降解难溶性无机磷、同时产生促生物质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且在应用过程中,无污染,无残留,生物环保,是一株在植物促生领域应用前景良好的抑菌、促生菌株。
2024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LMM)闫岩研究员团队完成了对真菌来源的quadrane新骨架倍半萜terrecyclic acid的生物合成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Chemical Science》上,文章被该刊评为每周亮点论文和2024热点论文。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十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因此,亟需发展新型抗菌药物或抗菌技术。抗菌性多肽因其多重抗菌机制,不易引发耐药性,因而被称为“下一代抗生素”。
2024年5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农药合成团队滕怀龙教授和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国田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发表了题为“Rational modification of melatonin for broad-spectrum antifungal agent discovery”的研究论文。研究证实了Mps1为褪黑素抑菌...
近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菌物学研究领域期刊《菌物研究》在线发表题为“采自中国秦岭的拟蜡伞属1新种”的研究论文,发布了一个秦岭地区大型真菌新种——宁陕拟蜡伞(Hygrophoropsis ningshanica)。
2024年5月9日,“植物疫苗促进小麦抗病、提质增产绿色技术”现场观摩与调研交流活动在襄阳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柏连阳、张献龙,校党委书记高翅,校长助理宋小春,姜道宏教授研发团队成员,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襄阳市、襄州区相关单位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钢研究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马国需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论文,题为Two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Form the Tricyclic Nested Skeleton of Meroterpenoids by Sequential Oxidat...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戴均贵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论文,题为Targeted Discovery of Glycosylated Natural Products by Tailoring Enzyme-Guided Genome Mining and MS-Bas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